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調整跨境政策 人幣國際化提速

時間:2018-02-05 03:15:27來源:大公網

  圖:分析指,今年將是人民幣國際化走出調整階段、重新加快發展的重要機遇期,各項主要人民幣業務指標有望得以改善。香港離岸人民幣市場應相機而動/資料圖片

  新年伊始,內地連續出台或調整幾項跨境人民幣政策,尤其是一月五日發布《關於進一步完善人民幣跨境業務政策促進貿易投資便利化的通知》,釋放加快人民幣國際化的信號。/中銀香港高級經濟研究員 應堅

  一、人民幣國際化的新思路

  自2009年內地推出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政策以來,人民幣國際化一直處於摸索中前進,既經歷了人民幣持續升值時人民幣國際使用大幅增長,又遭遇到人民幣大幅波動中人民幣業務停滯不前甚至部分指標倒退。2017年仍是人民幣國際化調整期,但相對2015、2016年急劇波動而言,市場相對平靜,匯率穩中轉強,重新加快人民幣國際化的條件逐步具備。

  此次政策調整向市場釋放下一步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的新思路,從而引導市場參與者更好地把握人民幣國際化的新機遇。

  一是堅持服務實體經濟、促進貿易投資便利化導向。「8.11」後離岸人民幣市場波動加大,一些市場參與者利用點差進行跨境套利;國際炒家一邊唱衰內地經濟,一邊做空人民幣。這與內地推動人民幣國際使用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初衷背道而馳。人行「通知」再一次明確以真實貿易背景為主導、滿足企業和個人真實人民幣交易及結算需求的人民幣國際化路向,強調凡依法可使用外匯結算的跨境交易,企業都可以使用人民幣結算,並首次開通個人項下僱員報酬、社會福利、贍家款等人民幣跨境結算業務。

  二是增強匯率彈性,保持人民幣基本穩定,為人民幣國際化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根據歐美主要貨幣國際化經驗,幣值穩定是其國際化的基本條件,故人行一直強調保持人民幣在合理均衡水準上穩定。不過,人民幣成為國際貨幣,受更多內外因素影響,匯率波動加大,尤其是順周期市場行為成為影響匯率變化的干擾因素。去年人行在中間價形成機制中引入逆周期因數,解決了基本經濟面良好但因市場信心不足而令人民幣該升不升的問題。半年以來,人民幣呈現穩中偏強特徵,人行調整逆周期因數順理成章,以避免人民幣又轉為單邊升值。

  三是健全宏觀審慎管理框架,提高跨境政策適應市場變化的靈活性。金融海嘯後,中國深入研究金融危機產生的原因、機理及防範措施,明確提出健全貨幣政策和宏觀審慎政策雙支柱調控框架。事實上,2016年大規模人民幣流出,對人民幣國際化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人行對跨境人民幣管理工具進行優化,出台本外幣一體化全口徑宏觀審慎跨境融資、逆周期調控措施等。年初的幾項政策調整有兩項屬於逆周期調控,如恢復中間價報價模型「逆周期系數」為中性。逆周期調控與傳統調控措施不同,是一種靈活的、動態管理。一旦市場出現順周期行為,人行還會引入逆周期因數。

  二、人民幣國際化的新舉措

  總體上,三項政策調整可分為兩類,第一類是營造良好市場環境,包括人民幣中間價報價模型「逆周期因數」恢復中性及商業銀行人民幣跨境帳戶融資引入逆周期調節,主要是以市場化手段保持人民幣匯率基本穩定及管理資金流動;第二類是促進人民幣國際使用的,人行「通知」在不同領域完善和優化跨境人民幣政策,滿足不同市場主體對人民幣的需求。第一類是人民幣國際化的前提和條件,第二類是人民幣國際化的豐富內涵,兩者相輔相成。

  年初跨境人民幣業務政策調整涉及服務實體經濟的幾大重要領域,重點措施包括:

  1、提出個人其他經常項目人民幣結算業務

  近年來跨境人民幣業務政策主要圍繞如何更好服務企業經營展開,包括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跨境貸款、跨境資金池及跨境發債等。2014年內地提出開展個人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業務,上海自貿區亦推出個人經常項下和直接投資項下跨境人民幣業務,但個人從事跨境貿易和投資規模原本就不大,相關人民幣結算業務需求有限。

  此次人行調整政策思路,從實際結算需求較大的個人其他經常項目做起,允許銀行在「了解你的客戶」、「了解你的業務」、「盡職審查」三原則基礎上,為個人辦理其他經常項目人民幣跨境結算業務。其他經常項目專指個人項下僱員報酬、社會福利、贍家款等人民幣收入及費用,放開的領域包括境內個人將境外合法收入匯回境內使用,以及境外個人將境內合法人民幣收入匯出境外。

  在人民幣成為國際貨幣前,個人其他經常項目只能以美元等外幣進出。近年來,中國經濟全面融入全球經濟,特別是「一帶一路」倡議加快推進,中資企業大量投資沿線國家和地區,外派員工迅速增加;另一方面,人民幣波動幅度擴大,在境外領取外幣工資匯回境內,匯率風險及匯兌費用愈來愈大。一些企業通過境內發薪、境外發放生活費的方式,滿足員工需要,但外派員工更希望直接人民幣結算,此次終於得到滿意答案。

  2、為外商直接投資人民幣結算提供更多便利

  從2011年10月開始,內地允許境外投資者以人民幣在境內開始直接投資活動,業務發展順利,2015年結算金額達到1.59萬億元。然而,「8.11」後人民幣外商直接投資連續兩年下滑,去年結算金額1.18萬億元。主要原因是離岸人民幣流動性持續抽緊,境內外資金成本倒掛。去年下半年起,離岸市場氣氛明顯改善,另一方面,離岸流動性得以改善,境內外息差基本持平。

  在此背景下,人行加快推動此項業務,優化了帳戶管理、支出管理和資金進出境管理。

  3、便利企業境外募集人民幣資金匯入境內使用

  人行宣布,境內企業在境外發行人民幣債券,可根據實際需要將募集資金匯入境內使用。自2016年內地在全國範圍實施本外幣一體化跨境融資宏觀審慎管理,有關資金調回內地使用並未明確規定,經此次調整,企業境外融資在完成簽約備案及資訊報送,調回境內使用已無障礙,此舉有利於促進離岸人民幣債券發行。

  此外,境內企業在境外發行股票募集的人民幣資金,亦可按實際需要匯入境內使用,對刺激境內企業在境外發行人民幣股票,能產生一定刺激作用。

  總體上,今年將是人民幣國際化走出調整階段、重新加快發展的重要機遇期,各項主要人民幣業務指標有望得以改善。面對這樣的機遇,香港離岸人民幣市場應相機而動,主動跟蹤研究新的跨境人民幣業務政策,加快業務創新,研發具有競爭力的產品,夯實客戶基礎,積極鞏固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地位。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