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台灣「翻轉教育」

時間:2018-01-31 03:15:42來源:大公網

  圖:「翻轉教育」把「在課堂教授知識」與「做家課」的次序對調

  近年,台灣的教學法層出不窮,如翻轉教室、MAPS、學思達等,盼望訓練出學生新的能力。雖然,當地的教育改革激烈,種類亦繁多,但老師們都有一個共同目標—以學生為核心,不放棄任何一個學生。

  「翻轉教育」(Flipped Classroom)是較為著名的教育新浪潮,是一場由下而上的教育改革,不少外國教育學者都往台灣考察。2007年,美國科羅拉多州洛磯山林地公園高中(Woodland Park High School)的化學科老師創翻轉教育,當時為解決學生走堂問題,老師錄製教學片給他們回家觀看,翌日回到課堂後做功課,發現他們的成績竟大幅改善。

  鼓勵學生自主學習

  翻轉教育和香港的教育電視不同,其精神是把「在課堂教授知識」與「學生做家課」的次序對調。老師的角色也有不同,由主動的施教者改為引導者。台大電機系副教授葉丙成分析,翻轉教育的深層精神,是為學生建立個人化的學習空間。可是,有人質疑學生根本不會在家觀看影片。葉丙成表示,可在課程開始的首兩星期,教師先在課堂中播放影片,讓學生習慣這種半自學的學習模式,並組織學生自學小組,以同儕壓力推動學生看片。當地教育專家稱,透過這模式可為不同級別的學生建立共學關係,由高年級生幫助低年級生。

  近年,台灣教育界出現了一個教育平台,為小學到大學的學生免費提供超過7600套教學影片,成為「翻轉教育」的極大助力。雖然,不少主流學校反對這種「翻轉」,但這想法卻為偏遠地區、缺乏教學人手的鄉校、或資源短缺的學校帶來幫助。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