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網1月29日訊(記者 王嘉傑)施羅德投資對美國中小型股票今年的市場前景持審慎樂觀態度,主要由於目前極低的利率水平,較高的市盈率帶來支持。事實上,以盈利收益基準計算,小型股的估值相對於美國國債而言較為吸引。
相對於美國大型股而言,小型公司估值仍較為合理。與大型股相比,現時小型股的估值較2017年初時更為滿意,亦正在尋找小型股領域的投資機會。企業方面,有充分證據表明企業相對樂觀。領先的小型企業協會NFIB(全美獨立企業聯盟)公布的小企業樂觀指數於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以來錄得上升記錄 。
這是一項尤為利好的指標,因為小型企業對美國經濟具有重要影響:這些公司容納了美國83%的非農業就業職位(政府用作評估就業狀況的標準指標)。儘管如此,NFIB不確定性指數雖然低於大選前的水平,但仍處於高位。
對於目前經濟週期正處於什麼階段,市場仍存在爭議。根據記錄,這是二戰後持續最長的一次復甦,部分評論認為經濟增長即將結束。然而,施羅德投資認為復甦並不會因為持續時間長而結束。這次復甦雖然持續時間較長,但幅度亦低於平均水平。上年國內生產總值的年均增長率為 2.1%,而在二戰後的各次經濟復甦中,國內生產總值的年均增長率介於3.2%至7.4%。
至於跌市的風險,施羅德投資對潛在的通脹感到擔憂。認為全球央行持續低估通脹的風險。通脹意外上升將會導致市場回落甚至可能引發經濟衰退。目前為止,市場避過各種問題繼續維持上升。這有助於吸引大量資金流入被動式投資工具,例如交易所買賣基金(ETF)。
另外,景順(Invesco)今日發布首份環球固定收益研究,分析了79家機構投資者的回覆,其中21家位於亞太區。結果顯示,投資者普遍相信環球經濟進入「新常態」,即經濟增長溫和改善、孳息率持續偏低、通脹偏低以及央行持續干預。
報告顯示,區內投資者追捧核心固定收益及另類信貸(如銀行貸款及新興市場債券),35%的亞太區受訪者相信區內央行將會由量化寬鬆轉為量化緊縮,亞洲機構,特別是保險公司關注監管措施的影響,因而轉向投資於另類信貸。同時,該行對亞太區零售投資者而言,投資於固定收益的主要目標是資本增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