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中國製造認真細緻地做好每一件產品亦是關鍵。圖為在南京舉行的2017世界智能製造大會上展出的機器人產品\大公報記者賀鵬飛攝
憑藉比較成本優勢,中國在過去三四十年中實現了驚人的發展,構建了堪稱全球最為完備的製造業體系,讓貼上「Made in China」標籤的商品流向全球各個角落。
然而,在贏得價廉物美等讚譽的同時,中國製造也經常被人視為低端和「山寨」的代名詞。可喜的是,這些年中國在高端製造領域成就斐然,某些產品已經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隨着比較成本優勢的衰減,中國製造正面臨前所未有的轉型升級的壓力,未來發展必須轉向創新。如同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副院長、香港中文大學教授、商湯科技創始人湯曉鷗所言,中國企業不能老是扮演「追隨者」的角色,滿足於從國外「引進吸收」,而應該擺脫跟風模仿甚至「山寨式」抄襲,主動進行核心技術的研發和創新,成為行業的「領路者」。
同時,中國企業還應成為品質的「守護者」。每一家生產企業都是中國製造的代言人,每一位產業工人都應成為產品品質的守護者,必須對自己的產品懷有敬畏之心和責任意識,從實際工作中踐行工匠精神,讓中國製造成為高品質的代名詞。
去年九月至今,長期被中國製造業視為標桿乃至神話的日本製造業接連爆出造假醜聞,日本製造瞬間跌下「神壇」。日本製造之所以揚名世界,主要原因就在於對品質的不懈追求。當這一基礎被拋棄,轉而以利潤最大化作為首要目標,甚至不惜為此造假時,跌下「神壇」也是理所當然。
日本製造業的醜聞給中國製造業敲響了警鐘。反躬自問,中國企業造假現象少於日本嗎?從公開披露的情況來看,恐怕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需要強調的是,儘管爆出醜聞,但日本企業值得學習的地方仍然很多,其中最值得學習的是其持續不斷的創新精神以及嚴謹細緻、精益求精的企業文化。對於中國企業而言,關鍵是要做到「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中國製造追趕世界領先水平的進程才剛剛開始,在此過程中既要仰望星空,緊盯前沿科技不斷創新,也要腳踏實地,認真細緻地做好每一件產品。惟有踏踏實實走好腳下每一步,才能到達更為美好的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