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港股派對未完 最牛42000\安里控股聯席客務總監 陳聞賢

時間:2018-01-25 03:15:37來源:大公網

  股神巴菲特曾說「別人貪婪時恐懼,別人恐懼時貪婪」,持貨者究竟應該繼續貪婪,還是要開始恐懼,止賺先行離場?

  眼見港股持續走強,恒指連升六周,單計本月至今的升幅已經超過10%,外圍利好消息亦多於利淡,如美國政府停擺三日後重新運作、北水流入的淨買盤持續處於高水平,強勢藍籌破頂,如此走勢下,港人似乎大有機會過一個「肥年」,當然,恒指股市「見頂」之聲亦此起彼落。

  以往專家指出股市正在「瘋狂」狀態,主要理據是市盈率過高,但現時港股市盈率及市帳率分別約14.89倍及1.49倍,與2007年港股見頂時的21.66倍市盈率及3.41倍市帳率仍是有很大差距,故港股短期出現調整,長期仍有上行空間,暫時看來影響全世界2018年景氣的黑天鵝似乎尚未成形。

  但即使假設港股已陷入「瘋狂」狀態,要以理性的角度去估算一個「瘋狂」的市場何時出現泡沫,就好比以正常人角度推測精神病人的行為。情況就如201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羅伯.席勒曾在2000年所寫的書中預言紐約股市將暴跌,又在2008年再度預言到金融危機與房市崩盤。雖然預言準確,但投資者大多沉醉於金融泡沫的繁華盛世,令不少投資者忽視了警號,忘了股市不是只升不跌。可見,股市是一場由心理因素所驅動的價格波動,即使用理性推測成功仍無法有效阻止非理性的投資者。再者,現時只是剛進入「牛三」階段,不少投資者仍十分理性,現在談沽貨還是言之尚早。

  在我們不能遏止股市泡沫,且市場的漲勢總是延續得比預期還久的前提下,筆者認為投資者大可跟隨現行的股市先瘋狂一陣子。回顧過往經驗,當商品價格與股票同樣上升到頂端的時候,將會導致通脹急升。政府為抗衡通脹,會選擇加息,但加息會導致資金成本上升,從而減低資產淨現值,股市便有機會出現泡沫爆破。雖然現時中資金融股、內房股均有上升,但商品價格仍落後大市,去年國際油價只錄得逾一成升幅,未算驚人,亦難以推高通脹及加快加息步伐。一旦今年美聯儲加息三次,鑒於香港銀行體系結餘仍然充裕,本港加息幅度相信會溫和,資金成本不會一下大升,故催化股市泡沫爆破因素仍薄弱。

  投資者大可跟隨現行的股市先瘋狂一陣子,據筆者公司研究部的分析,恒指上半年可望見38000點,「最牛」情況或會升至42000點水平。故現時上望空間仍不少,待愈來愈多資金湧入股市,全民皆股,「擦鞋童理論」浮現時,兼且息口上升速度加快,投資者便需提高警惕,亦是考慮全身而退的時候。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