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誰在荼毒學生變「黃衛兵」?

時間:2018-01-23 03:15:57來源:大公網

  近日一段網上短片引起社會廣泛議論,短片中浸會大學學生會幾名代表,因不滿大學的普通話畢業要求,到語文中心「佔領」辦公室抗議,更語帶恐嚇要求現場的教師交代,過程中學生粗口爛舌、態度惡劣,對教師毫無尊重。如果不知道是大學校園,還以為是黑社會公然收「保護費」。

  浸大學生會的極端行徑引發眾怒,事件不但反映部分學生缺乏教養,連基本的尊重都不懂,更暴露了在鄭松泰之流的「政治教師」「循循善誘」之下,不少大學生都沾染了激進派的歪風,對於不滿意的事動輒施以語言暴力。這次事件就是鄭松泰在網上鼓吹所致。大學生變「黃衛兵」,正正多得這些「政治教師」,鄭松泰被理大解約,又豈是冤枉。

  這次事件源於浸大為改善學生的普通話能力,早年開始推行普通話畢業要求,學生要完成相關課程方能畢業。然而,浸大學生會早前提出「課程太難妨礙畢業」,校方聽取意見之後,遂增設普通話測試,合格者便可豁免上課,回應了學生的訴求。然而,現在學生會又說普通話測試太過困難,只有三成人獲豁免資格,指校方「刻意刁難逼人上堂」,並動員學生「佔領」大學語文中心,要求全面取消普通話考核與畢業掛鈎。該要求不止得寸進尺,更是野蠻無理。

  校方要求學生修畢普通話方能畢業,是出於好意,希望提升學生的語言競爭力。事實上,香港不少大學,包括浸大都要求學生修畢英語課堂方能畢業,既然英語課要修畢,要求學生修畢普通話課亦屬合理,更非離譜的刻意刁難。及後校方容許學生在通過測試後不用上課,原意是讓已具備較高普通話能力的學生可豁免上課,前提自然是要確保他們具備足夠的普通話能力,把關較嚴理所當然,否則豈不令測試失去意義?學生既認為測試難,意味着他們普通話能力不足,修讀有關課程,實屬合理,亦對他們有益,浸大學生會的抗議完全是邏輯不通,不講道理。

  「政治教師」荼毒學生

  退一萬步講,學生會就算有意見,也可以通過正常渠道反映,但他們現在卻糾眾「佔領」語文中心,向在場的教師施壓恐嚇、「發爛渣」,行為完全不像學生。這些不講道理、不講尊重、不講禮儀的行為,根本不是一個大學生應有的表現,如果說這些人是香港的未來,香港還有未來可言嗎?

  當然,這些人絕不代表大多數浸會學生,就如香港的大學學生會基本上沒有一個可以代表學生一樣,這些人的行徑只反映他們質素低劣。但近年不斷出現一小撮激進學生動輒「佔領」、衝擊校園的事件,不禁令人憂慮香港的教育是否存在問題?一些「政治教師」是否在利用自己的身份去荼毒學生?就如這次浸大「佔領」事件,鄭松泰已第一時間在其臉書大肆煽動學生,更「教導」學生去平機會投訴,在他的「鼓勵」之下,浸大學生會更加有恃無恐地將事件升級,最終出現了這次「佔領」事件,鄭松泰之流的煽風點火同樣要承擔責任。

  香港學界近年並不平靜,在「佔中」以及一系列衝擊事件中,學生往往成為政治運動的先鋒,這固然與學生的年少氣盛有關,但不少教師罔顧師德,向學生鼓吹「違法達義」、公民抗命等歪論,同樣令不少學生受到蠱惑,成為反對派火中取栗的棋子。先有戴耀廷、陳健民等「三丑」搞出一場非法「佔中」,接着又有鄭松泰等「政治教師」,既是激進政黨成員,又利用教師身份,在校園內搞風搞雨。然而「上得山多終遇虎」,鄭松泰前年故意在立法會內倒插國旗和區旗,早前被法庭裁定侮辱國旗罪及侮辱區旗罪成立,其任教的理工大學隨即成立教職員紀律委員會跟進事件,日前通知他不再續約的決定。

  大學不能姑息養奸

  大學聘請教師,是為了作育英才,而不是「作辱英才」,更不是供人利用其教師身份,宣傳政治理念,甚至在校園內宣揚激進抗爭的一套。鄭松泰身為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專任導師,但外界開始熟悉他,卻非因其學術,而是他擔任「熱血公民」主席,屢次發動暴力衝擊,由非法「佔中」到狙擊內地旅客,都可以見到他的身影。

  教師有自身政治立場不足為奇,卻不能公然在校內宣傳自身的政治立場,更不能鼓吹學生參與違法衝擊。但近年,戴耀廷、鄭松泰之流的「政治教師」卻變本加厲,愈做愈過火,事後依然可以我行我素。然而,校方現在卻動了真格,自然令他們惱羞成怒,但大學不能再姑息養奸,必須正本清源。

  對於浸大學生會的極端行為、惡劣言行,校方絕對不能不了了之,必須作出懲處,並要求這些學生向「受辱」教師道歉。同時,對校內一些不務正業、煽風點火的「政治教師」,也需要作出懲處。這無關學術自由,而是為了維護校園不受政治干預,還學生一個寧靜的學習環境。  資深評論員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