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區36位全國人大代表產生,媒體一如既往聚焦在「票王」「票后」身上,又或各個建制陣營在選舉後的勢力再分布,而各位當選人如何在崗位上一展抱負,卻鮮有深入報道。作為國家最高權力機關的一分子,港區人大代表如何克盡本分,以一己所長為國家作貢獻,應怎樣在中央與特區之間充當橋樑,值得社會關注。
全國人大是負責審查各項重大法案的立法機關,作為全國人大代表,在重大事項上有實質決定權和監督權,所作的決定關乎全國人民的福祉。每位當選的港區人大代表,都有必要對國家的規劃及發展具備深入的了解,才能對一些關乎國家整體發展的議題有所見解,並且作出負責任的決定。這不是單純從香港利益出發,漠視全國大局,甚或隨波逐流遵循他人的決定。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必須對「一國兩制」有準確的認識,才能在涉及國家與特區的問題上兼顧利益。他們應如實向中央政府反映香港市民的訴求,在「一帶一路」及建設「大灣區」方面,為港人爭取更多機遇,締造互贏的局面。在涉及國家的主權事宜方面,要有堅定的立場。例如反對任何形式的分裂國家行為、反對褻瀆或侮辱國旗國歌等。對企圖衝擊基本法甚至國家憲法的行為,要給予最強烈的譴責,並且在恰當的時機凝聚社會力量,協助特區政府嚴格執法或推行有關的立法程序。要始終以國家大局為重,才能不辱使命。
今屆當選的港區全國人大代表不乏新臉孔,各界都期望新一屆的當選者作風更見開明,並且盡量拉闊自己支持者的光譜,才能恰如其分成為中央與特區的橋樑。各位代表還應擱下政治偏見,向社會各階層人士蒐集有益於香港及國家發展的妙策良方。例如在創新科技及醫療研究領域,探討如何促進內地與香港的緊密合作,包括利用香港的金融市場作為融資平台,善用香港完善的法律制度,保障新發明的知識產權。及運用香港享負盛名的專業服務,支援創新企業在不同階段的需要。這些都是港區人大代表值得花時間去鑽研的問題。
香港近年政治紛爭不斷,反對派在立法會瘋狂「拉布」,企圖癱瘓政府施政,嚴重拖累了香港的經濟民生發展,最終要700萬港人來承擔社會停滯不前的後果。當下立法會通過修改議事規則,對香港來說,不失為一個遲來的好消息。寄望新一屆港區人大代表能在未來發揮正能量,與香港社會同行。
政賢力量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