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分析認為,房產稅的實施將真正從根本上解決土地財政問題,形成地方政府新的收入來源 中新社
2018年是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如何開好局是最新一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主要任務。12月8日召開的政治局會議在一定程度上為我們把握即將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供了指引,筆者認為此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呈現防風險和補短板並重的特徵。
申萬宏源證券研究所首席宏觀分析師 李慧勇
五、污染防治繼續保持高壓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十九大將環保進一步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環保標準的提升及監管的加強將是未來較長一段時期的常態。具體到2018年,需要關注環保對經濟的影響及環保稅的出台。
從今年來的實踐經驗可以看到,嚴格的環保確實對工業生產和企業投資有比較明顯的抑制。但與此同時,環保限產又保證了工業品價格的相對平穩,支撐了企業盈利。考慮到2018年仍將執行較為嚴格的環保標準,這將與供給側改革一道,共同支撐生產者物價指數(PPI)保持溫和上漲,使得工業企業盈利保持較快增長。隨着企業盈利的改善以及環保標準趨嚴,環保領域的技改投資有望加快。
另外需關注的是,環保稅將於2018年1月1日起開徵。環保稅的徵收,一方面將補充政府用於環境治理的資金來源;另一方面,也將倒逼企業擴大環保領域的投資。
六、供給側改革更注重提質增效
供給側改革第一階段的主要任務是簡單的量的供求匹配,體現在去產能、去庫存;結果是市場集中度提高、工業品價格上漲、企業資產負債表修復;供給側第二階段主要任務是提質增效,真正地提升競爭力,提升全球影響力。主要體現為補短板,並通過穩定宏觀槓桿率進一步降低經濟和金融風險。
提質增效的核心是創新驅動。一方面體現為傳統產業的改造升級,2018年鋼鐵、煤炭等領域均有望推行產能置換的方案,通過技術改造的方式置換過剩產能,有望帶動傳統產業技術改造投資的提升。另一方面則是發展先進製造、智能製造。
基於以下三個方面原因,筆者認為儘管需要時間,但這次實施的智造強國戰略可以樂觀。一是要素稟賦結構變化(工程師紅利以及完備的工業化體系和配套產業鏈)為技術趕超提供基礎;二是市場,巨大的市場空間帶來企業創新的需求,同時也可以通過市場換技術來縮短趕超的時間。三是體制優勢,集中力量辦大事的體制優勢是我們在很多領域成功的經驗,政策支持和尤其是巨大的資本投入有助於創新。創新將體現在三結合(互聯網和實體經濟結合、大數據和實體經濟結合、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和5G、機器人、新能源、生物製藥等十個方向。
七、鄉村振興戰略有望破局
2017年,通過農業供給側改革緩解了玉米等農產品儲備過多且國內外價差過高等問題。但卻對農民收入帶來一定的衝擊。由於土地等生產要素的稀缺性,以及中國農村人口相對於生產要素的相對過剩,決定了農民收入的增長較為緩慢。
要通過鄉村振興戰略提高農民收入,可以是加快鄉村基礎設施建設;但根本的出路還是在於推進城鎮化水平,在降低農村人口比重的同時,發展規模化農業和特色農業以提高農民收入。而這其中的核心就在於農地制度的改革。
筆者預計2018年圍繞鄉村振興戰略,農地制度改革有望破局。農地制度改革應圍繞支持城鎮化,以及鼓勵農村的規模化經營來展開。一方面,探索農村宅基地的有償使用制度和自願有償退出機制,探索農民住房財產權抵押、擔保、轉讓的有效途徑。以此可以降低農民進城的門檻,提高農民進城的積極性。另一方面,深化農村土地承包經營制度改革。明確和提升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的法律效力,開展農民土地承包經營權有償退出試點。以此可以鼓勵農村土地的規模化經營,提高經營效率。
八、完善房地產長效機制
「加快住房制度改革和長效機制建設」是12.8政治局會議提出的力爭取得明顯成效的重點工作之一。2018年,房地產長效機制有望取得實質性突破。一方面,要鼓勵發展多層次住房租賃市場。是借鑒新加坡模式,構建政府為主體的住房租賃市場;還是借鑒德國模式,構建市場化的住房租賃模式,將會更加清晰。同時,圍繞着住房租賃市場發展的一系列金融政策、土地政策也將進一步明確。2017年以來,已有多個省市進行了住房租賃試點,並明確提出加大租賃住房土地供給。2018年,租賃住房建設或將成為影響房地產投資的重要變量,值得關注。
完善房地產供給的另一方面,則是深化房地產供給制度改革。除了加大保障房的建設力度,為了解決居住問題,可能允許擁有土地的企業蓋房出租。
房產稅也是房地產長效機制的重要一環。房產稅的實施將真正從根本上解決土地財政問題、形成地方政府新的收入來源。其意義不僅僅在於穩定房價,也在於理順中央與地方的財權與事權。預計2018年房產稅有望進入立法階段。
九、區域協調:關注京津冀和海南
2018年區域發展戰略中,最值得關注的一是京津冀一體化協調發展,尤其是雄安新區的建設;二是海南成立三十周年是否有新的政策落地。
2017年和2020年分別是京津冀一體化戰略實現近期目標和中期目標的時間節點。2017年,京津冀協調發展取得了快速推進。2018年有望在2017年的基礎上繼續取得實質性進展。一是北京市行政班子自2017年底開始將陸續遷往通州新區,相關配套安排有望在2018年跟進;二是北京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已經頒布,中央政務區呼之欲出,2018年將是新北京新首都的建設起點。
雄安新區的建設也將在2018年取得實質性進展。2017年10月21日,國家發改委主任何立峰表示,雄安新區建設的總體規劃已進入最後的攻堅階段,預計很快會通過評審。如果進展順利,規劃落地後,2018年雄安新區有望進入建設階段。根據新華社的報道,2020年雄安新區的雛形將初步顯現,骨幹交通路網基本建成,起步區基礎設施建設和產業布局框架基本形成;2022年起步區基礎設施全部建設完成,新區核心區基本建成。時間緊、任務重,預計2018年雄安新區有望進入大規模投資落地階段。
作為沿海五大經濟特區之一,海南的發展明顯落後於其他特區,並低於全國平均水平。這與國務院在2009年提出的,力爭到2015年海南人均生產總值、城鄉居民收入達到全國中上水平的目標尚有差距。2018年4月,海南特區將迎來成立三十周年;2018年也是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以特區成立三十周年和改革開放四十周年為契機,海南有望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十、改革開放迎來新契機
2018年是改革開放四十周年,這是本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面臨的重要現實背景,預計將在改革和開放方面做出進一步的部署。
2018年,政府換屆後將迎來新一輪改革的推進。國企改革仍然是改革的重中之重。目前,第三批國企混改的試點企業名單已經確定。預計2018年國企混改有望進一步拓展至石油、交運等領域;此外,電力、煤炭和鋼鐵等領域的重組也值得關注。
在開放方面,2017年金融業開放取得了積極突破,預計2018年將陸續有細則落地或實質進展。目前金融業開放的基本思路是:將單個或多個外國投資者直接或間接投資證券、基金管理、期貨公司的投資比例限制放寬至51%,三年後投資比例不受限制;將取消對中資銀行和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的外資單一持股不超過20%、合計持股不超過25%的持股比例限制,實施內外一致的銀行業股權投資比例規則;三年後將單個或多個外國投資者投資設立經營人身保險業務的保險公司的投資比例放寬至51%,五年後投資比例不受限制。
另外值得關注的開放領域是自由港建設。2017年3月國務院《全面深化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改革開放方案》明確提出在洋山保稅港區和上海浦東機場綜合保稅區等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內,設立自由貿易港區。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提出,賦予自由貿易試驗區更大改革自主權,探索建設自由貿易港。預計2018年自由港建設的細則將逐步落地,將真正按照國際自由港的模式建成一至兩個國際自由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