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胡潤研究院首次發布《2017胡潤大中華區獨角獸指數》,區內共120家「獨角獸」企業,整體估值超過3萬億元
全球初創企業冒起,單是大中華地區內,便收錄共120家「獨角獸」企業,整體估值總計超過3萬億(人民幣,下同),阿里巴巴關聯公司螞蟻金服為大中華的「超級獨角獸」公司,企業估值超過4000億元。
大公報記者 李潔儀
胡潤研究院首次發布《2017胡潤大中華區獨角獸指數》,截至今年11月底止數據,在大中華的獨角獸中,互聯網金融行業要算是異軍突起,相關獨角獸的企業總估值合計達7190億元,佔總數近24%。其中,除了螞蟻金服成為獨角獸之首,還有估值逾千億元的陸金所,以及估值逾500億元的京東金融,亦是獨角獸成員之一。
半數來自北京 值1.3萬億
以地區劃分,來自北京的獨角獸企業佔近半數,有54間,估值合共約1.375萬億元,包括滴滴出行、小米、大眾點評與美團合併後的「新美大」、今日頭條等。其次是出產28家獨角獸企業的上海,包括陸金所及外賣軟件「餓了麼」。
資料顯示,120家上榜獨角獸企業平均成立只有6年,當中成立不足3年的有15家,由阿里系及聯想集團(00992)旗下聯想創投有份投資、智能芯片企業「寒武紀科技」成立僅1年,是榜單中最年輕的獨角獸企業。
胡潤百富董事長兼首席調研員胡潤表示,沿用資本市場對獨角獸的最初定義,從而篩選估值超過10億美元(約78億港元)的創業公司。他直言,對於不少投資者來說,100億元甚至150億以上,才算是獨角獸。
一眾獨角獸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吸引不同投資者的目光,紅杉資本(Sequoia Capital)成為捕獲最多獨角獸的投資機構,涉及27家獨角獸企業,包括大疆、京東金融、餓了麼等。緊隨在後的是騰訊,投資有21家獨角獸企業,包括滴滴出行、房產服務公司「鏈家」、蔚來汽車等。
「70後」獨角獸掌門人佔40%
胡潤提到,獨角獸最能吸引投資者之處,莫過於其增長速度和發展潛力,部分獨角獸企業的估值變化太快,部分可能已有新一輪融資而未有公布,令相關估值翻一番。
至於年齡層分布方面,上榜獨角獸企業掌門人平均年齡40歲,其中「90後」掌門人佔比僅1.3%,包括出生於1991年的共享單車ofo創始人戴威;「85後」掌門人佔比8.9%,包括排名前十的餓了麼掌門人張旭豪以及曠視科技掌門人印奇。整體而言,「70後」掌門人為數最多,佔逾40%,「80後」則佔近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