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無所適從的2017年即將過去,資本市場很快迎來新的一年。回想一年前特朗普出任美國總統所帶給市場的夢魘,再回顧一年來港股市場亮麗的表現,實在感到有些超現實。總結這一年的心得是:經濟和市場結構已現質變,以往跟隨外資走的定價模式時靈時不靈。若我們要在明年取得理想回報,那一定要深刻認識到這種正在發生的變化!
一年前,有很多事情我們不敢去想。比如:港股升破三萬點、人民幣匯率不跌反升。還有,內地的三四線房價出現爆升,直接拉動本港上市內房股走出了一輪波瀾壯闊的大牛市等等。市場的不確定性,本是投資者可以接受的風險。但是今年最大的不同是,如果投資者太謹慎而不願追入龍頭股,也一樣有跑輸大市的風險。
一位內地從事宏觀對沖研究的同行,是這樣總結即將過去的一年的:2017年可能是近幾年來過的最快的一年,本來都憂心忡忡,然而彷彿一夜之間大家日子都好了起來。確實也是,股市在一片悲觀氣氛中,卻有超乎預期的表現。
一年前,投行中揚新經濟踩舊經濟的居多。而一年下來,無論新經濟還是舊經濟的龍頭公司,都很不錯,大家各自精彩。有同行形容,過去一年也是異常分裂的一年:有人一腳踹進了新時代,有人還在舊時代裏顛沛流離。比如說貨幣進了新時代,貨幣政策還在舊時代,而財政政策還在東張西望。又比如說,港滬深三個市場,大部分大價股暴升,而大部分細價股卻暴跌。
無論是快的方式,還是異常分裂,都漸成過去。面對新的一年,隨着中美央行同時收水,流動性收緊,市場又將面臨結構性分化,大家要有心理準備。跟今年市場青睞大價股不同的是,2018年小盤股很可能會重新成為焦點。當然,有基本面支持的大價股仍然會有良好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