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分析預計,未來市場操作利率仍可能上調,但存貸款基準利率調整的概率小
美聯儲宣布升息後,人行昨日也宣布調升公開市場利率5個基點。人行表示,歲末年初銀行體系流動性需求較強,公開市場操作投標倍數較高,利率隨行就市上行是反映市場供求的結果,也是對美聯儲升息的正常反應。同時,可向國際市場釋放貨幣政策協調、穩定中美利差之意。受訪專家認為,其政策信號遠超市場實質性影響,預計未來市場操作利率仍可能上調,但存貸款基準利率調整的概率不大。/大公報記者 倪巍晨
人行周四在公開市場開展了總額500億元(人民幣,下同)逆回購操作,包括300億元7天期及200億元28天期兩大品種,中標利率均較上期操作調升五個基點,至2.5%和2.8%。人行當日並開展了2880億元一年期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利率由上期的3.2%,上調至3.25%。此外,外電昨日引述兩位消息人士透露,人行周四還宣布上調常備借貸便利(SLF)利率,隔夜、七天和一個月升幅均為五個基點,至3.35%、3.50%和3.85%,與逆回購和MLF利率動向保持一致。
逆回購MLF利率各升五點
人行分別在二月、三月調升逆回購、MLF利率各10個基點,結合周四的利率上調幅度,今年以來人行合計調升逆回購、MLF利率共25個基點。今年以來,人行也兩度調整SLF利率,其中隔夜品種兩次升幅分別為35和20個基點,另外7天及一個月期品種兩次漲幅均為10個基點。
招商銀行資產管理部高級分析師劉東亮指出,此前公開市場利率調整均遵循「隨行就市」原則,加之近期市場利率持續攀升,人行調升逆回購、MLF利率符合預期。
不過,相對上兩次公開市場及MLF利率均調升10個基點,此次調升幅度較小,人行公開市場業務操作室負責人指出,此次逆回購、MLF利率上行幅度小於市場預期,客觀上有利於市場主體形成合理的利率預期,避免金融機構過度加槓桿和擴張廣義信貸,對控制宏觀槓桿率也可起到一定的作用。此外,目前貨幣市場利率顯著高於公開市場操作利率,此次公開市場操作利率小幅上行,可適度收窄兩者間的利差,有助於修復市場扭曲,理順貨幣政策傳導機制。
申萬宏源宏觀首席分析師李慧勇從利率調升幅度分析,認為人行在積極配合「金融監管」和「去槓桿」同時,也再度明確貨幣政策「穩健中性」,尤其是在部分監管措施尚未明朗背景下,小幅調高利率可避免市場過度悲觀。
交銀金研中心高級研究員陳冀坦言,調升MLF和逆回購利率的政策信號遠勝其對市場的實質性影響,事實上,美聯儲升息、中國稅期及MLF到期,都為人行提供了調整利率的窗口,預計本次操作有助於穩定市場流動性的平穩,未來人行「隨行就市」調整流動性調控工具操作利率,將成為重要的市場引導方式。人行在政策大方向上仍延續「穩健中性」基調。
政策料延續穩定中性基調
分析認為,人行未來或續上調市場利率,但調升存貸基準利率的概率不大。澳新銀行認為,隨着美聯儲貨幣政策逐漸正常化,人行未來12個月還將上調貨幣市場利率約35個基點。
劉東亮認為,在美元持續升息背景下,明年人行或仍小幅調升市場利率,但在利率市場化接近完成期,基準利率對實體經濟融資成本的影響正漸減弱,基準利率料不會調整。
陳冀指出,人行若動用升息工具,將進一步加大實體經濟融資成本。因此明年央行或不會對基準利率作出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