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林鄭特首委派成立的「土地供應專責小組」,昨日舉行第五次會議,會議主題是開發郊野公園邊陲土地和填平水塘。
兩個議題,敏感度和具爭議性已是不言而喻的。但正因如此,才需要成立專責的土地供應小組,研究問題、提出意見,供特首和特區政府參考。否則,本港建屋土地短缺的「老大難」問題難以解決,政府增加公營房屋建屋量和縮短公屋輪候冊排隊時間的承諾也只會成為一句空話。
但是,從昨天土地專責小組開會後主席黃遠輝等人的回應看來,開發郊野公園邊陲土地和填平水塘,不僅還只是「紙上談兵」、「議而不決」階段,而且距坐言起行、「議而有決」不知還有「牛年馬月」多大的一段距離,進展是令人不解和失望的。
據黃遠輝昨天會後透露,政府就應否或如何發展郊野公園並未持有任何立場,由於發展個別郊野公園用地必須視乎很多有關生態、環境、發展潛力等詳細研究,現階段及日後的公眾參與難以簡單地表示支持與否,應討論的議題是:開發部分郊野公園土地以增加土地供應是否一個可以探討的課題,而探討的過程可留意哪些因素。
填平水塘方面,專責小組副主席黃澤恩表示,水塘在香港供水上扮演策略性的重要角色,填平水塘的建議對香港的供水穩定性和長遠水資源布局影響深遠。在決定推行相關方案前,必須慎重評估及考慮相應緩解措施,及原水供應運作模式。
當然,黃遠輝等人的回應是合理的,發展郊野公園邊陲土地和填平水塘都茲事體大,需要從長計議;但問題在於:專責小組是專研如何解決土地供應的問題,他們是權威、專家,而眼前土地供應又如此緊絀,如果連他們開會也只是「議論議論」、「研究研究」,那麼,爾等小民又如何可以得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土地供應緊張的問題又如何可以得到解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