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在昨日活動現場,前駐京辦主任、團結香港基金事務顧問曹萬泰;德勤會計師事務所中國政府事務及華北區主管合夥人施能自;中國文化產業投資基金管理高級副總裁張弛;英皇集團戰略發展執行官楊政龍;以及香港信息科技聯會創會會長及榮譽顧問謝詩賢等人,以服務業擴大開放為契機,推動京港兩地深化合作,促進金融與文化、科技融合發展為主題,進行合作商機對話。
在北京居住數年的曹萬泰,形容自己是一名「潮人」,「不是朝陽區的『朝』,而是潮流的『潮』」。他解釋,因為朝陽區無論是吃穿住行均非常國際化、非常潮。
雲集優秀文創人才
張弛認為,全國最優秀的文創人才都聚集在北京,其中相當一大部分在朝陽區,加上不少投資機構的北京總部均設在該區,「對小企業的挖掘、孵化和成長都在朝陽區。」他進一步說,由於香港投資者來自全球各地,對新興產業理解較多,內地不少優質的文化企業期望能登陸本港資本市場,他亦期望本港企業家能進一步參與內地科技和文化結合的產業。
在香港土生土長的施能自,自上世紀90年代初開始北漂,他認為,北京要重塑首都功能,及建設科技、文化創新中心,有巨大的發展潛力,而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在科技和文化方面也是先行者,可與北京相輔相成。
謝詩賢則認為,數碼化創新、數碼經濟信息超級公路,及產業內外,是決定產業成敗的三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