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指高處不勝寒,傳統股份借勢熱身,而份屬資金至愛的科技股亦相繼發力。指數能穩守28800不破,預期亦無礙投資者收集優質企業的意欲。循上星期成交變化,軟件股正重拾上升動力。其中包括中國軟件國際(00354)、金蝶國際(00268)等,似乎正逐步藉雲服務的豐收,為下年升浪展開序章。
尋求好企業,細看其是否具備持續增長能力很重要。中軟國際過往五年,營收總額皆錄得增長;而經營現金流方面,亦已連續三年獲理想增幅。亮麗表現說明集團的IT外包服務正受惠於內地經濟模式轉型下,政府以至私人企業在互聯網系統上的積極投入。
同時間,在政府、能源、金融應用層面,中軟國際的業務量更具備規模,而且已延伸至多元化行業範疇。2016年,中國電子信息產業主營業務收入達17萬億元人民幣,利潤總額達1.3萬億元人民幣,為2012年的1.89倍,年均增速17.3%。連續平穩增長環境,手機行業及相關應用的高速發展應記一功,配合移動通訊的雲業務需求將更暢旺。
往績印證具備能力,中軟國際也有更多好夥伴。於2015年,華為與集團簽訂股份認購以及收購協議,成為戰略股東。至年內的七月更公布深度合作,與華為合作發展雲端業務,於產品打造、市場拓展、運營推廣、生態建設等業務合作。
雙方並合作推出雲端平台解決方案,未來將拓展重要省份及企業之業務,在政府、能源、金融、交通、電力、教育、電商等領域提供服務。而雙方在西安基地已成立大數據聯合創新實驗室,完成金融領域樣板點布局,奠定華為大數據核心解決方案供應商地位。強勁夥伴在手,發展潛力有望比同業走得更快更遠。
雲業務既已形成大商機,中軟國際早已作更佳資金準備搶先機。年內已向Dan Capital發行本金總額九億元、2022年到期之可換股票據,年息三厘。兌換價為每股五元,相當於擴大後已發行股本約6.97%。所得款項淨額其中約六億元擬用作併購及組建併購基金,以提升新技術能力,加強雲服務生態建設,約一億元用於解放號的平台升級,打造IT全產業鏈服務平台。
值得留意是Dan Capital主要股東及發起投資人為騰訊(00700)創辦人之一的陳一丹,有此名人效應,令集團的發展潛力更添憧憬。22倍市盈率、約118億港元市值,升破三個月保歷加通道頂的中軟國際有望持續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