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最近表現可謂能量十足,預計港股後市可以進入穩中向好的狀態,恒指在兩萬九附近整固後,將朝着三萬點進發。上周兩件大事我們認為長期利好港股的中資股份,第一是中美兩天簽經貿大單2535億美元,其中能源方面合作就佔了800多億,中國如此力度拓展美國進口管道,關係到全球整個政治經濟軍事格局的調整,也可能扭轉美國的貿易失衡、債務危機等狀況,絕對是強強合作的雙贏局面;第二是中國放寬金融業准入,將逐漸取消券商、基金、期貨、保險多領域對外資持股比例的限制,此舉我們相信也會促進中國金融機構的良性競爭、促進資本市場的健全以及資本項目的開放,長遠來說必將利好中國金融行業的健康發展。
中資債券方面,投資級別債券市場的交投氣氛和表現趨勢在每個交易日都很相似,早盤較為平靜,而在下午倫敦開市時段因遭到強烈拋售而持續走弱,投資級別債券利差連續五個交易日走闊,尤其是周一至周三,從較低風險的高級銀行債券到較高風險的科技、8至10年期資產管理板塊及A/BBB評級的國企,都受到較強拋壓。整體看市場拋售集中在10年段,短年期債相對穩定。
在財政部美元主權債發行前,投資級市場基本以單邊買入主導,而發行後則逆轉為擁擠的單邊賣出。在近期宏觀環境(美債利率、全球股市)較為穩定的情況下,很難理解本周的恐慌下跌的原因。我們認為可能促使市場趨弱原因包括:中國境內債市的持續走弱對境外美元債的外溢和協同作用;隨着通過發改委備案的潛在新發債增加,市場加強對新債的選擇性;銀行、基金等機構投資者可能傾向於獲利了結或減少交易保證本年收益;做市商忙於減少風險倉位,市場流動性大減。(筆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士,以上僅代表個人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