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威爾成為美聯儲主席的最終候選人。一個自然的問題是,鮑威爾將會怎樣制定美國的貨幣政策?
事實上,在10月3日的一次訪談中,鮑威爾已經表現出了明確的傾向於特朗普經濟政策的姿態──而這次訪談恰恰發生在他與特朗普的面談之後。在特朗普內閣中,鮑威爾的最重要支持者是財政部長姆努欽,很明顯,姆努欽也是特朗普內閣中的關鍵成員之一,他的支持有利於掃清最後的提名障礙。總的來說,鮑威爾為了獲取這一職位,表現出了對總統的絕對支持,而另幾位候選人則顯得相對較為中立,到最後,總統選擇了最為「聽話」的一個。
回顧一下10月3日的這次訪談,我們可以看出未來美國貨幣政策的一些端倪:
「我們作為一個國家面臨的最大挑戰,就是要盡我們所能維持美國經濟的可持續增長率─哪怕是多一個百分點的增長,都會使生活隨着時間推移而發生巨大的變化,也會導致政治對話出現巨大差異,並在很多方面造成影響。」
「我認為我們需要做的是支持更高增長的事情─更強大的勞動力,更高的生產率,更平衡的監管─這是我擔心的第一件事。」
「這是美國經濟的關鍵時刻。如果目前的擴張可以繼續下去,我們將再次開始感覺到自己的老樣子─工資上升,公司重新開始投資。我們將真正變得更加健康。」
有些奇怪的是,這位美聯儲主席的潛在候選人在這個訪談中沒有提到任何關於通脹和金融穩定的話題,而是把所有的焦點集中在經濟增長的問題上,這也符合特朗普的口味,這位總統從上台至今就一直在強調增長、就業和去監管。一般而言,全球央行行長們往往具有經濟學研究的基礎,經濟學本身強調平衡和權衡,往往不會「一股腦」地促進經濟增長─因為這會帶來很多負面效應,但鮑威爾與學院派經濟學家最大的區別是,他相信經濟增長本身就是一劑良藥,沒有經濟增長,美國經濟會遇到更多的問題。所以,我們可能會迎來美國歷史上最為熱衷於「保增長」的聯儲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