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銀行業深化改革 推動經濟去槓桿

時間:2017-11-04 03:16:10來源:大公網

  圖:分析預計,受限於監管嚴查「消費貸」流入房地產市場,居民貸款後續增長或將放緩\資料圖片

  中國經濟目前穩中向好,銀行業正積極主動地支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展望四季度,銀行業將繼續深化同業、理財、表外等三個重點領域的金融改革。銀行業將向實體經濟傾斜,進一步在業務發展上回歸本源,逐步推動經濟去槓桿。在調整結構、轉型升級等方面,銀行業也將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浦發銀行總行戰略發展部高級研究員 宋艷偉

  一、貨幣金融環境依舊穩健運行

  展望四季度,中國宏觀金融調控框架仍將以「穩健中性貨幣政策」與「宏觀審慎監管」搭建的雙支柱為主。在雙支柱宏觀金融調控框架下,為防控金融風險,貨幣金融環境難言寬鬆。在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基調下,全年M2(廣義貨幣供應)增速降至10%水平,M1(狹義貨幣供應)與M2增速的剪刀差將繼續減小。金融資源的流向繼續脫虛向實,M2與社融增速的剪刀差將趨於減小。外匯佔款今年以來降幅持續收窄,9月已轉為正增長,對M2增長形成一定支撐,預計年底M2同比增速將向9.5%靠攏。在此背景下,銀行業資產和負債規模將保持穩健增長,增速可能有所回落,將維持在11%左右。

  金融市場利率有望維持目前的水平。一方面,在通脹壓力溫和的背景下,央行進一步抬升基準利率中樞的動力不大。另一方面,隨着美聯儲縮表和加息進程,為兼顧人民幣匯率穩定和資本流動有序適度,市場利率下調的空間有限。在此背景下,銀行業流動性水平將維持緊平衡格局。

  二、表內信貸增速或暫時放慢

  前三季度,在金融監管的引導下,融資渠道回歸表內信貸,銀行表內信貸持續高增長,而表外融資低迷。同業資產和負債雙雙收縮,比年初分別減少2.6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和2萬億元。理財產品增速連續8個月下降,目前降至4%,比去年同期下降30個百分點;同業理財餘額比年初減少2.6萬億元。特定目的載體投資增速比去年同期下降47個百分點。今年委託貸款同比少增8279億元。人民幣貸款累計同比上升至13.50%,企業債券和非金融企業境內股票融資累計同比分別降至5.20%和17.10%。

  展望四季度,貨幣供應的增幅基本平穩,融資從表外向表內轉移的形勢基本穩定,由於接近年底銀行信貸額度逐漸受限,四季度信貸增長或有回落的壓力。

  三、商業銀行息差或繼續回升

  在貨幣市場利率向貸款利率的傳導加速的背景下,生息資產收益率乃至淨息差上升的勢頭日益增強。商業銀行整體的息差已於二季度觸底,達到2.05%。上半年,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環比增加40個基點,為近五年最高值。票據融資利率和貨幣市場聯繫更緊密,上行幅度最大,達到149個基點。二季度,金融機構貸款中基準利率上浮貸款佔比逐漸增大,已經達到64.39%,基準利率下浮貸款佔比逐漸縮小,已經縮小至16.13%。展望四季度,這一趨勢有望繼續,商業銀行息差有望繼續回升。

  四、存款增速下降,商行負債端壓力增大

  前三季度,在貨幣市場利率提升的情況下,商業銀行的存款分流趨勢明顯。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同比增速由年初的11.00%下降至9月末的9.30%,其中,對公存款餘額同比增速下降更快,財政存款餘額同比增速雖然波動較大但是也處於下降趨勢中。在同業存單大量到期背景下,商業銀行負債業務拓展難度有所增大。

  存款特別是穩定的、低成本存款的拓展能力,已經成為影響商業銀行競爭力的關鍵變量。

  展望四季度,在貨幣政策穩健中性和金融強監管持續的背景下,商業銀行負債端的壓力仍將是制約資產投放和流動性管理的重要因素。

  五、居民貸款增長或將放緩

  相較其他貸款,貨幣市場利率上行將更快地傳導到中小企業貸款和個人貸款。前三季度,在新增人民幣貸款中,居民貸款規模佔比持續高於企業貸款和非銀行金融機構。截至9月末,在金融機構新增人民幣貸款中,居民貸款佔比58%,企業貸款佔比36%。

  展望四季度,受限於監管嚴查「消費貸」流入房地產市場,居民貸款後續增長或將放緩。

  六、不良貸款增速進一步放緩

  銀行業整體資產質量企穩改善的跡象更加明確。不良貸款率連續三個季度維持在1.74%,不良生成速度明顯放緩。銀行業資產質量保持穩定,除農商行不良貸款有所反彈以外,國有大行、股份制銀行、城商行資產質量均呈現企穩或改善跡象。

  關注類貸款率比年初下降0.23個百分點,損失類不良貸款佔比比年初下降0.02個百分點。9月末,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13.3%,撥備覆蓋率179.5%,流動性比例48.3%,均保持較好水平。

  展望四季度,製造業和批發零售業,作為銀行投放規模較大且不良貸款率最高的兩個行業,有望繼續好轉。製造業去產能效果已十分顯著,在製造業PMI(採購經理人指數)持續向好的引領下,製造業風險有望觸底反彈。出口景氣度顯著提升,製造業和批發零售業均會受益。結合中國經濟企穩趨勢,以及不良資產證券化和債轉股等處置渠道的拓寬,預計四季度不良貸款增長速度可能將繼續放緩。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