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上周四一度大幅下跌600點時,很多老股民的第一個反應:是不是股災又來了?巧的是,當天恰好是1987年股災30周年紀念日。淡友趁這一天發難,自然希望藉這種「應景」心理優勢,以小博大。只是,現在市場的參與者,對當年股災有強烈感覺的不會太多。所以,殺傷力受限。
過去30年,美國股市逢七必有災難發生。1987年的美國股災,導致港股停市四天;1997年,美股歷史上發生了第一次熔斷,引發香港及東南亞市場的金融危機,本港更出現大量的負資產家庭;2007年的次貸危機,則引爆由華爾街至全球的金融海嘯,本港的樓市也差點墜落沉睡萬年的冰河時期。
有趣的是,過去三次大的股災,每一次都發生在十月!每一次的源頭,都是美國。理論上只要源頭不出事,港股發生股災的概率很小。以基本面而言,今年是全球主要經濟體難得的經濟好景期,美國經濟增長、國民收入及公司業績,均給美股帶來支持。如果美國出現股災,那一定是黑天鵝事件了!
另一方面,中共十九大已於昨天閉幕,中央新一屆領導層將於今天正式產生。可以預期的是,中央將全力推動中國經濟結構轉型、社會轉型,從而帶來很大的投資機遇。在會議期間,高層強調包括金融監管在內的各種政策,都是為中國「高質量」的經濟轉型服務的,並以金融系統不出系統性風險是底線。故此上周市場擔憂的「明斯基時刻」不會出現。
總括而言,港股短期出現系統性風險的可能性甚低,但是考慮到今年至今的升幅不小、獲利盤多,加上內地基金為了年底豐厚的花紅,開始鎖定利潤,因此大市走勢可能波動增多,投資者要有心理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