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北上講港股 分析員應接不暇

時間:2017-10-10 03:15:37來源:大公網

  在滬港通及深港通開通後,證券界的從業員亦出現較大轉變。信誠證券聯席董事張智威表示,自從互聯互通後,香港的股票投資者亦想嘗試投資A股,因此自己亦會多留意A股大市的走勢。另外,民眾董事總經理郭思治表示,現時內地投資者愈加關注港股,需要不時到內地出席關於港股的講座。

  張智威表示,在互聯互通推出之前,個人並沒有留意A股的情況,但自滬港通推出後,每日都會花時間留意A股大市,個人亦開始投資A股,多數會投資於在香港及內地都有上市的AH股,當發現兩地股票價格有較大的差異時,便會買入價格較低的一邊。

  另外,郭思治表示,自滬港通推出後,在內地演講的次數比以往頻密得多,因為內地投資者愈加關注港股,單是廣東省關於港股的講座,本港的分析員已應接不暇。他表示,由於內地股市文化不同,故要學懂一些內地股市的術語,以及學會普通話,才更有效在內地發展。

  郭思治又指出,現時香港分析員需要「十八般武藝樣樣皆精」,對各樣金融產品都要有深入了解;隨着內地市場的開放,本港分析員這個行業定必百花齊放充滿希望。

  至於未來對互聯互通後的股市發展期望,張智威稱,希望兩地的交易習慣會更加相近,例如內地是T+1進行交收,而香港是T+2進行交收,希望日後兩地交收日子會轉為相同。現時內地亦不容許即日買賣股份,與香港投資者喜歡「即日鮮」的習慣不同,這亦導致普通散戶對A股興趣仍然不大。另外,對於專業投資者而言,A股發行更多相關衍生工具,包括A股的牛熊證、期貨及期權等,令買賣A股時能平衡風險。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