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去年國慶節期間密集式推出的樓市調控措施已經歷一年。據鏈家研究院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九月三十日,一年時間內內地已有近60個城市被納入調控範圍,出台126條限購政策、166條限貸政策,累計推出各類調控政策超過200次。
鏈家研究院的數據還顯示,一年來15個城市對於二套房實行「認房又認貸」政策,其中,廊坊等多個城市發布四輪及以上的政策「升級版」。
相較於去年一線城市帶領推出的房地產調控措施,今年九月底內地多個省會城市密集出台加碼樓市調控的措施。由西安、重慶、南昌、南寧、長沙、貴陽、石家莊、武漢、桂林等二、三線城市出台新一輪調控;相較前幾輪樓市調控措施在限價、限貸、限購,限售成為此輪樓市調控的新方向。
「限售」即只要買了新購進的住房,含新房和二手房,幾年之內不許轉讓銷售。
分析指出,「限售」更加針對性的是投資者的投機炒賣行為,對自住需求影響不大。貫徹了中央「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於炒的」的宗旨。
而且這一次的「限售」,是劍指在過去一段時間內,在房價上漲得較快和漲幅較大的城市,由於經歷過一年的調控,這些城市房價已有所降溫,料一線城市調控加碼的機率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