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邵獎天文學得主:人類才是「外星人」

時間:2017-09-28 03:15:44來源:大公網

  圖:二○一七邵逸夫天文學獎獲得者西蒙‧懷特\大公報記者湯淩琰攝

  【大公報訊】記者湯淩琰報道:人類常常追問有沒有「外星人」,獲頒「2017邵逸夫天文學獎」的西蒙.懷特(Simon D M White)相信,在未知的世界有生命存在,對這些外星生命而言,人類才是所謂的「外星人」。他解釋,人類對宇宙的了解還不超過1%,他要深入了解構成宇宙的暗物質的「廬山真面目」。他又認同中國貴州的「天眼」為發現未知生命提供了一個方法。

  今年56歲的西蒙,現任德國馬克思普朗克天體物理研究所所長。他生於英國,幼年時期在康沃爾郡鄉下度過,他形容自己「喜歡閒逛多於學習」,沒有兄弟姐妹與他玩耍,他通過觀察自然和雀鳥,讓自己保持好奇心。上大學後,對數學、物理等科目產生極大的興趣。惟選擇博士研究內容的時候,因貪戀新建的天文學專業大樓「環境舒適」,毅然轉投天文學懷抱。後來,他在智利山頂第一次使用望遠鏡觀星,「天空看起來很亮,實際上卻是極端黑暗,人類真的是十分渺小。」12天後,由於望遠鏡「罷工」,他不得不停止工作而去睡覺。

  指貴州「天眼」有助發現未知生命

  天文學界一直未能解釋對宇宙結構的觀測結果。西蒙則帶領團隊,運用強大的數值模擬,證實在早期宇宙中的微小密度漲落,如何發展成現今宇宙所看見的星系和其他非線性結構,又提供強而有力的證據支持具有平直幾何、並由暗物質和宇宙學常數所支配的宇宙模型。由他引領建立、目前被認為是宇宙結構演化的標準模型,為今後幾十年的相關研究工作打下基礎。

  儘管獲得今年的「邵逸夫獎」,西蒙仍謹慎地認為,「人類對宇宙的了解不超過1%」,未來他將會繼續深入研究,希望能夠了解暗物質的「廬山真面目」。他又稱,相信在未知的世界有生命存在,於他們而言,人類才是所謂的「外星人」。

  《大公報》記者問,中國貴州建成俗稱「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是否有助於追尋「外星人」?西蒙認為它為發現未知生命提供一個方法,也為青少年提供了近距離接觸天文學的機會。他補充,「親自參觀,加深理解,勝過只從圖片了解。」又說,追逐天文夢,其實很簡單,多到郊外走走,拿着望遠鏡「仰望星空」,相信體會更加深刻,他更建議青少年「不要沉溺於打機」,善於觀察身邊的自然,有助培養對天文學的興趣。

【2017邵逸夫獎.三之一】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