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如何用錢買到機會

時間:2017-09-27 03:15:37來源:大公網

  圖:動漫妖怪手表內的「妖怪體操」,為日本環球影城裏景點與娛樂設施之一

  祥益地產總裁 汪敦敬

  筆者撰文常言:「買樓有風險!不買樓也有風險!」近年都得到不少認同,這其實是說明機會成本(Opportunity Cost)的道理,不過鑑於不少市民在投資上仍然忽略機會成本,於是本文就想作深入一點的討論。

  幾乎每一年年尾筆者都會闔家到大阪旅行,多年前出版的《我對樓市的十大忠告》文章集都在這段親子旅程中撰寫的。在大阪,算是筆者和兒子上了第一堂經濟課的地方。小朋友當然喜歡去環球影城玩樂,精明的太太會買FASTPASS「快速通行卡」去玩樂,快速通行卡比普通票價貴一倍。但當別人要排隊一小時去玩一個遊戲的時候,你可能用五分鐘甚至可以直入就玩到了,這個愉快的經歷讓我們體會到「用錢可以買時間」。

  但其實更加重要的是,有時用錢可以合理地買到機會,因為時間許多時都是機會出現的空間。當你玩了三個機動遊戲的時候,人們仍然在排隊玩第一個遊戲的時候,你就賺了兩次機會;當你玩完主題公園所有遊戲的時候,你有充足時間去SHOPPING,甚至有時間去「霸位」看晚上巡遊。你會發覺你賺得愈來愈多,這個理論正正是投資的理論。

  你認為在三年前用最高價買入一個物業精明,還是現在等樓價調整「執死雞」得到的更精明?

  對,即使等到減價,其實樓價已經升得太多,錯失樓價升得太多可能是源於蹉跎了時間,何況「執死雞」的情況根本沒有出現過。

  那麼筆者以上說的是否金科玉律?

  千萬不要這樣看,世事無絕對,怎樣選擇每個人不同,即是等於去環球影城的主題樂園玩樂一樣,快未必是一定好。

  許多日本人為何不排隊?

  因為他們已經玩過了,他們很可能只想玩一個,甚至他們享受排隊的安靜。每個人的處境利益有別,因此選擇不同,千萬不要對任何一個概念包括我提出的作迷信,只是如果你是需要趕快入市掌握機會的,那麼你就應該從掌握機會取捨,莫盲目追隨評論員的觀點甚至情意結。

  買樓量力而為

  基於以上的理論,筆者經常都會「寧買當頭跌」或者在破頂的時候入市。因為當大形勢我們看到的時候,最重要的是有沒有買到,用什麼價買到有時是次要。買得合乎自己的需要才是最重要,買得合適才最重要。

  不買的風險除了樓價上升等於輸了錢外,更加重要的就是損失了機會。如果你現在有能力買樓,樓價再升可能你就能力不足了,可能首期不夠,亦可能過不到壓力測試,那麼你不買樓的風險就很大。甚至有如豪賭了,輸錢事少,不少人可以輸掉二、三十年甚至一世的上車機會,在2009年到現在,「等」的風險可能是最大。

  當然,「快」雖然可以掌握到機會,但快亦要付出代價,而且每個機會同時存在危及機,掌握到機會回來亦可以是一個炸彈,所以買樓要小心,買樓必須要量力而為。不少人量力而為的功夫做得不好,曾幾何時1997年的時候甚至輸掉了生命。但邪惡不是在於「買樓」,而是有人將置業當了賭博工具而已。

  買不買樓都有風險,正確來說,買不買樓都有危險!

  各位,珍重!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