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記者倪巍晨上海報道:儘管本月以來上海樓市「金九」行情成色暗淡,但臨近月末市場卻突現一波「翹尾行情」。上海中原地產提供的數據顯示,上周(18日至24日)該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10.7萬平方米,環比增長4.6%;受成交結構性因素影響,當周該市新房成交均價攀升至每平方米46659元(人民幣,下同),環比增長5.7%。
上周中低價位樓盤仍在上海新房市場中佔據主導,成交排名前10項目中,有7個項目的成交均價在每平方米2至3.5萬元,剩餘3個項目屬於每平方米4至5萬元的改善型產品。儘管當周成交排名列首項目共成交89套房源,較此前數周有所增長,但仍未超百套,顯示近期市場供應的收緊已對樓市交投節奏構成抑制。
不過,上周有6個項目入市,合計入市面積15萬平方米,為近11周來新房市場供應首次升穿10萬平方米。
上海中原地產市場分析師盧文曦表示,市場供應不暢,及市場信心的受挫,是今年上海樓市「金九」成色缺失的主因,鑒於目前市場供應有所恢復,且開發商已有補量跡象,預計後期供應逐步恢復概率較大,預計短期內該市新房市場交投或逐步增加,本月末新房交投翹尾可期。上海鏈家提醒說,目前上海普通購房者更多仍關注戶型較小,且總價較低的房源,而戶型較大的房源則需更長的消化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