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美縮表 中資債風險溢價或降

時間:2017-09-22 03:15:39來源:大公網

  工銀國際研究部副主管 塗振聲

  美國聯儲局九月會議一如預期宣布將於十月份啟動縮表。中長期來說,這對全球流動性將帶來實質性的影響。初期每月100億美元的規模來說,相信影響還相對輕微。但隨着縮表規模逐步擴大,影響將慢慢浮現,具體將體現在利率水平的上升。除宣布啟動縮表外,從公布的點陣圖可以看到,美聯儲在年底前再加息一次是大概率事件。這些發展,對全球債市而言看來十分不利。但自2015年12月美聯儲第一次加息以來的債券市場表現來看,加息周期的影響卻十分有限。指標利率上升對長端利率的傳導也十分有限。

  除了充足的流動性以及相對仍低的利率水平外,支持債券市場的因素還包括信用利差的收窄。這情況普遍出現在加息周期初期,因支持利率上升的背後正是穩健的宏觀基本面,有利企業營運、改善信用狀況,並提升市場風險偏好。這些都是信用利差在加息周期下收窄的原因。

  事實上,除了特朗普當選後的一波震盪,經過美聯儲四次升息後,債券市場仍處於供需兩旺的階段。根據彭博數據,自年初以來,中資美元債發行金額已經超過1200億美元,已經高於去年全年的發行量,並將再創歷史新高。需求方面,一般債券發行都獲五至六倍的認購額,在營銷過程後,最終發行利率也較初始指導價有所下降,正好反映市場較強的風險偏好。

  面對美聯儲透過縮表與升息加速貨幣政策正常化步伐,無風險利率的上升將無可避免,這對投資級別債券的影響將較大,但對高收益債影響卻較輕微,因它們信用利差收窄的空間較大。特別對中資債券而言,在經濟反彈、人民幣回升,以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初見成效下,市場正重新評估中國相關資產的前景,風險溢價或可進一步下降。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