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地緣危機 宜淡化後作公關部署

時間:2017-09-21 03:15:47來源:大公網

  近來港股走勢不俗,基本因素尚算強勁,只得一個因素持續拖着恒指「後腿」,令淡友存在沽貨藉口,大市多次受衝擊,那就是朝鮮屢次進行大規模核試,威力一次比一次強,並聲稱成功試驗可搭載於洲際彈道導彈的氫彈,破壞性比二次大戰時的「原子彈」更大,引發地緣政治升溫。

  有環球資產管理公司最近進行一項研究,發現不論對於亞太區、抑或全球機構投資者來說,讓他們最擔憂的風險因素,不約而同是地緣政治風險,即是說,眼前朝鮮測試洲際彈道導彈,對股市帶來的不確定性,比起全球經濟增長放慢、聯儲局加息,以及美國政局問題,更令機構投資者堪憂。

  的確,最令上市公司以及我們公關頭痛的,是一些突然竄出的不確定性,包括地緣政治,及引發股市大跌的「黑天鵝」因素,它們都是不可控,兼難以預測,事件將會如何發酵、造成多大影響,也非任何財經專家能夠估計。

  經驗非淺的投資者,相信對十年前環球金融海嘯,印象仍然深刻,記得當年有一隻由央企分拆出來之內房新股,公開發售部分反應熱烈,錄得170倍超額認購,凍結逾560多億港元資金,並以招股範圍上限定價,怎料上市正式掛牌當天,生不逢時,遇上次按風暴導致環球股市波動,首日掛牌已全程「潛水」,足見上市公司即使質素良好,但碰上突如其來的因素,例如地緣政治不穩、環球股災等,作為公關亦無可奈何,只能待外來事件逐步淡化,再進行新的宣傳策略,務求外界重新關注公司的基本面,再進行合理估值。

  國際疑惑美國會否透過會談,化解朝鮮核威脅,地緣政治風險前景未明,是否適宜持有大量股票?筆者認為,恒指整體而言仍屬溫和上升,尚可繼續持有。資金例如美元資產流入亞洲區,區內股市未見全面上揚,如內地A股也比港股大落後。「末日博士」麥嘉華亦指出,亞洲新興市場的估值比美股合理,中國股票表現落後,隨着氣氛改善,資金會流入內地,看好基礎建設相關股份。不過,到明年中,又正值美國國會選舉,要小心總統特朗普會否為避過被彈劾,妄自提出更多亂政,因而演變出另一場危機,屆時地緣政治風險才會真正發酵,區內股市或者會出現真正「災難」。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