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梁劉上訴搞局 補選作繭自縛/陳光南

時間:2017-09-19 03:15:58來源:大公網

  全國人大常委會對基本法第104條釋法後,反對派立即陣腳大亂,明白到原來挑戰基本法宣傳「港獨」和用侮辱性的語言宣誓,就是犯法行為。但是,他們已經走錯了一步,沒有回頭的機會了。他們一共有六個人被取消資格,新界東、九龍西都出現了兩個空缺。梁國雄、劉小麗提出上訴,企圖利用審訊的日期不確定,造成分開兩次補選的形勢。他們以為絕頂聰明,實際上又再次「為他人作嫁衣裳」,自己落得「一鋪清袋」,會輸得更慘。

  反對派內部分化加劇

  實際上,梁劉「上訴」的失敗比率,達到了百分之九十九,只會讓審判的程序和結果變得更加清晰,說明挑戰「中央政府」和「一國兩制」的宣誓,沒有誠意履行宣誓的責任,完全違反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憲制秩序,不可能再留在立法會。也讓反對派政治上的失敗更擴大化。

  社民連本可佔據這個由梁國雄空出的議席,單獨派人出選,但梁「上訴」,接着又欲參加明年3月的補選。這就傳遞了一個信息,梁國雄並不想把立法會議席交給自己的同黨,寧願糟蹋了這個機會,也不讓社民連有機會,這必然引起社民連後輩的反抗。

  選舉委員會作出反應,已經宣布消息,在上訴未有結果的前提下,兩人不會被允許參加補選。這是非常合理的。如此一來,梁國雄、劉小麗企圖重返立法會的如意算盤就落空了。他們原來的詭計是,上訴不過是一個「假動作」,選舉委員會宣布分開兩次補選,他們立即宣布撤銷上訴,又可以大搖大擺報名參選,風光地返回立法會,先作一次不出軌的宣誓,宣誓完畢,立即故態復萌。

  現在,選舉委員會根據由於有人上訴的不確定性,宣布計劃在明年3月11日進行補選,但是沒有宣布候選人的提名期和選舉日期,也沒有刊登憲報。這保留了後手,如果他們宣布取消上訴,選委會立即可以宣布六個議席一起補選。無論梁劉走哪一步棋,都是走入死局。

  即是說,梁劉企圖設下一個陷阱,但他們的如意算盤完全擱淺了。反對派中有人說,他們在法律理據上,仍有可能是議員,根本就不存在有優先權成為「泛民」在補選中的一號候選人。所以,反對派裏什麼人都可以出來競逐第一次補選,根本就不存在什麼政治倫理和江湖義氣的問題。

  因此,反對派不可能做什麼協調,也不可能搞一言堂定出候選人。出位爭位置的各門派,提出最好的競爭方式就是進行初選,但是有些激進派說,為何要初選?為何不可以另起爐灶,為何不可拒絕「大台」的指示。梁劉偷雞,準備一旦選舉委員會宣布兩次補選,他們就成為了大英雄,現在事與願違,他們已成為壟斷第一次補選的「不誠實的戰友」、「出賣自己友」的叛徒,他們想保持有票房號召力已經很難。

  所以范國威一方面出來參選,一方面唱衰梁國雄和劉小麗:「首先兩人會被外界質疑不重視上訴司法程序,其次該安排跟『民主動力』的共識相違背,更重要的是若兩人最終上訴成功,但又勝出補選,就會分別擁有兩個議席,造成法律問題。」范國威更加唱衰梁國雄和劉小麗「一定未能通過確認書關卡」,所以反對派應為補選準備「plan B」。

  補選大氣候對反對派不利

  中央政府通過釋法已經設下了一條非常明確的底線:凡在宣誓場合,挑戰中央政府、挑戰「一國兩制」、挑戰基本法的人,一定不能重返建制。反對派已經明確看到這一點,他們非常明白,梁國雄和劉小麗的上訴行動,是一個非常愚蠢的決定。上訴一次,起碼損失近一千萬元的訴訟費用,如果這一筆錢用於地區的開拓,培養更多新政客,效果更好。現在這一筆寶貴的資源,一定是扔到太平洋裏,更大的效應是,上訴會形成一個更加明確的案例,並且廣為宣傳,對「獨派」和反對派打擊甚大。

  即使分成兩次補選,反對派「收回六個議席的如意算盤」也未必打得響。

  第一,社會絕大多數人反對「港獨」,因為「港獨」和「一國兩制」絕不可能共存。搞了「港獨」,香港實現「一國兩制」下的繁榮穩定的機會就沒有了,今後香港就會像蔡英文當局統治下的台灣,越來越衰落,越來越邊緣化。所以,補選的大氣候,對反對派相當不利。

  第二,上訴說明反對派的頭頭和「紅鬚軍師」根本不懂策略,不懂形勢,不懂找尋出路,一味蠻幹,一味激進,跟着這些頭頭走,一定頭破血流,沒有出路。所以他們的所謂統籌、初選、「雷動計劃」通通都不管用,是害死自己人的「屎橋」。

  第三,反對派各懷鬼胎,爭着出選,而建制派每一個選區,緊緊掌握着十萬張票,只要建制派醞釀的候選人得當,建制派未必害怕「單議席單票」的選舉效應。如有兩次補選,更加會分化反對派和「獨派」;卻會更好地團結建制派,組織更好的對應策略,利用兩次選舉機會奪取勝利。 資深評論員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