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比特幣背後沒有實體經濟體系支持,目前投資比特幣的風險不小
恒生指數過去一周走勢反覆,全星期於27517至28072水平上落,累升139點,日均成交額965億元。恒指昨日大幅波動,收市重上10天線,但暫仍未擺脫整固格局。
下周美國及日本央行議息,美國八月份CPI按年增長1.9%,勝市場預期,不過由於本月很大機會開始縮表,預料本月加息機會不大,但要留意當局公布的縮表方案。
隨着朝鮮再度發射導彈,東北亞地緣政治局勢趨緊,但區內市場開始麻木,日本及韓國股市昨日均造好,預料恒指在27400點有支持,惟上方28200阻力不小,下周料維持於此區域上落。
是次討論的產品為比特幣。
中國監管機構出手監管虛擬貨幣,繼ICO被人行定性為非法集資後,內地報道引述接近地方互聯網金融整治辦的監管人士,稱監管當局已對內地比特幣(Bitcoin)交易平台作出「全部關停,並於近期退出市場」的決定,又指上海市金融辦已開始對當地多間比特幣平台下達關停的口頭指令,時限為九月底。
同時,內地三大比特幣平台之一比特幣中國亦發公告,即日起停止新用戶註冊,數字資產交易平台亦會在本月30日停止所有交易業務,但用作開採比特幣基建的礦池,業務則不受影響。
比特幣最早在2009年面世,是一種用去中心化、全球通用、不需第三方機構或個人,而是基於區塊鏈作為支付技術的電子加密貨幣。任何人都可以參與比特幣活動,通過俗稱為「挖礦」的電腦運算來發行。由於比特幣協定數量上限為2100萬個,數量稀少令其價值節節上升,據CoinDesk比特幣價格指數顯示,比特幣最高曾升至近5000美元,今年以來升幅達2.3倍。
在中國,雖然網上支付發展迅速,但監管機構較為關注的問題是,比特幣允許個人直接支付,不需要經銀行、清算中心、證券商等第三方機構,變相中央未能得知背後規模及資金流管。由於目前全球未有統一標準監管比特幣及比特幣交易平台,而比特幣背後沒有實體經濟體系支持,加上中國開始打擊相關交易平台,目前投資比特幣的風險不小。
(筆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士及筆者未持有上述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