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愛護師生就要嚴正處理/關 昭

時間:2017-09-12 03:15:56來源:大公網

  中文大學及教育大學校園標語橫額事件仍未平息,事件最令人關注的有兩方面,一是肇事學生的態度,二是大學校方的回應,而兩者均涉及大學教育的質素和價值觀,涉及法治以及不容分裂國家等嚴峻議題,是容不得有半點退讓和含糊的。

  事件發生至今,可以說,中文大學校方和教育學院校方都已經就事態作出了必要的回應。事實是,作為一校之長,面對宣揚「港獨」和冒犯他人這些言行,是必須要有一個清晰明確的立場和取向的。作為大學校長,斷不會不知道鼓吹分裂國家不是什麼「言論自由」,冒犯他人更與「學術自主」無關,兩者是不能混為一談的。

  眼前,大專學界出現了一股是非混淆、黑白不分的歪風,十三家大專院校的學生會昨日就聯署發表了一份「聲明」,內容堪稱「滿紙荒唐言」,完全是在為「港獨」謬論及冒犯性言詞作辯解、打掩護,使用的「理據」正正就是所謂「院校自主」和「言論自由」。作為大學校長、主席,不可能和這些無視家國利益和他人尊嚴與感受的學生一般見識吧?

  當然,可以想像,面對「如狼似虎」的學生「反彈」歪風,面對社會上來自四方八面的批評、特別是一些所謂「永不錄用」之類的說法,「教大」校方負責人是會感到有一些壓力的,畢竟鬧事學生只是個別和極少數,絕大部分學生都是希望在一個安寧環境下好好學習的,不希望校譽從此被毀,為此會要求校方為維護全體師生利益做一點事。

  但正因如此,真正的校譽、校風是不會因對錯誤言行的容忍和讓步而得到改善和維護的,相反,「怙惡不悛」,如果作出錯誤言行的人不受到應有懲處,只會令到犯錯者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最終進一步損害學校和全體師生的利益。只有堅持原則、分清是非,才是正確的處事之道,也才會對學生和大學有益。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