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五日上午,台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舉行新聞發布會,宣布台灣行政機構「閣揆」一職由台南市長賴清德接任。林全在位近一年四個月,很大程度上充當了「背鍋俠」的角色,為蔡英文多次背黑鍋。但賴清德此番北上,肩負提振民氣、打贏明年縣市長選舉的重任,賴清德非但不會為蔡英文「背鍋」,而且未來施政「英皇」再難獨掌朝綱,「權臣」與「英皇」矛盾在所難免,未來「蔡賴之戰」或即將拉開帷幕。
「打工仔」成為「背鍋俠」
對蔡英文而言,當初選林全為「閣揆」肯定有自己的考量。在陳水扁時期,林全任內的改革、敢言形象令人深刻,也以作風強硬着稱。在他擔任「財政部長」時,擋掉不少來自其他部門的不合理的命令和「立委」的關說。選林全為「閣揆」,一來可以用其所長為自己服務,二來又可以為自己設下一道「防火牆」。
而林全並非不知道蔡英文的主張,最終答應給蔡英文「打工」一年,用林全自己的話講,就是「讓業務移轉能夠穩定」「落實蔡英文的『路線』」,以及「維持一貫的『政見價值觀和精神』」。但林全這一年多的「打工仔」日子過得顯然並不順心。為落實蔡英文的「一例一休」、「年金改革」、「前瞻基礎建設」等「路線」,林全屢屢充當「炮灰」,扮演着「背鍋俠」的角色,以至藍綠和民眾對其均表失望,今年五月甚至陷入其車隊遭抗議群眾包圍、三十名員警緊急救援脫困的尷尬局面。
林全早年在美國獲得經濟學博士,回台後曾在台灣大學教授財經學。後又任陳水扁手下的「財政局長」、「財政部長」,無論是智力還是資歷,林全應該都不是平庸之輩。但是跟一個否認「九二共識」的主兒後面,縱有滿腹經綸,亦難有所作為。所以,他在去年就表示,「台灣和大陸沒有好的關係,台灣的經濟是會有問題的」。因此大背景下,林全作為財經專家,始終未能提出切實可行的經濟政策並不奇怪,而他只能扮演「背鍋俠」的角色,最終落得黯然神傷的境地。
「英皇」「權臣」之爭難免
但是,賴清德卻不一樣。此次以「黨的救世主」姿態北上,不但肩負為民進黨提振民氣、打贏明年縣市長選舉的重任,更是想以自己的人氣,為二○二○大位打下基礎。
但是,有政治野心是一回事,是否有施政能力又是另一回事。去年九月,「莫蘭蒂」颱風強勢來襲,全台多縣市宣布停班停課。而作為台南市長的賴清德,作出了只放半天的決斷,引發民眾炮轟,被稱為「賴半天」。此後賴清德在臉書發文,向市民道歉並附上與一名剛放學的小朋友聊天的照片,此舉更惹怒眾多網友,「賴神勸童」的外號由此而來,暗指賴神不放假,造成市民危險,卻在路邊勸女童回家。
邱毅認為,賴清德相較於林全有三不如:一是理想性不如,二是國際視野不如,三是能力不如。邱毅的評價是否準確姑且不論,但「賴神勸童」的外號,則反映出民眾對其能力的質疑,也反映出民眾對其作秀的憎惡。所以,島內分析認為,「林下賴上」只會加速台灣的衰敗,是有民意基礎的。
值得留意的是,蔡英文早前正式宣布由賴清德接任台灣「閣揆」的同時,交付賴清德推動「五加二計劃」等七項任務,並給賴清德戴上了「執行力有目共睹」的高帽子。賴清德下一步面臨的態勢是,如果幹好了,說明「執行力強」,自然還是蔡英文「領導有方」,得分的是蔡英文;但如果幹不好,則說明不具備「能掌握民意脈動、快速回應民意需求」的能力,一切問題歸於賴清德。賴清德會落得一個「豬八戒照鏡子——裏外不是人」的境地。
當然,賴清德也不會是省油的燈。有新潮流的派系做後盾,加之「獨」派的支持,志在二○二○大位的賴清德,必然會試圖按照自己的意圖施政,擴大自己的政治影響,這對蔡英文無疑會構成權力威脅。時下蔡英文正處於內憂外患之際,少了一個「背鍋俠」,多了一個競爭者,這對蔡英文並不是福音。下一步,「英皇」與「權臣」的矛盾將會凸顯,「蔡賴之戰」或就此拉開帷幕。
復旦大學城市與區域發展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