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金磚五國開啟下一個「黃金十年」/林深靖

時間:2017-09-02 03:15:50來源:大公網

  金磚國家領導人第9次會晤將於9月3日到5日在廈門舉行。這個會議具有牽動國際地緣政治的巨大能量。

  BRIC原本乃金融集團虛擬的名銜,卻是因緣際會,逐漸坐實。2006年,四國外長首度在聯合國大會期間聚會,往後成為慣例。2009年,在俄羅斯首度舉辦國家領導人的高峰會。2010年底,南非(South Africa)加入,BRIC變成BRICS,金磚合作機制擴展到非洲,地緣政治的組合更趨完備。就世界外交史來看,金磚國家是一個很奇異的組合,源於偶然,卻發展出具體而豐沛的合作關係,這需要何其龐大的想像力和執行力!中國在金磚砌建、鞏固、深化的過程中,扮演着關鍵性的角色,這樣的想像力與執行力,實質上也標誌着中國未來在國際政治、經貿、文化發展等各個面向的動能,同時彰顯出有異於美國所主導的全球化趨勢。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最近估算,金磚五國的人口佔世界總人口數的42.58%,在世界經濟總量中佔22.53%,全球經濟增長有50%來自金磚國家的貢獻。值得關注的是,從2006年金磚組合成形,到2016年的數據,10年中金磚國家在全球經濟總量的比重從12%上升到近23%,對外投資比重從7%成長到12%,貿易總額比重則從11%上升到16%。在世界金融危機陰霾罩頂,全球普遍衰退的背景之下,這分布於亞、歐、美、非四大洲的金磚組合還能夠有這樣的表現,非常顯眼。

  2011年,中國輪值金磚第3次高峰會主辦國,五國領導人在海南島三亞市會面,會後共同發表了《三亞宣言》,金磚國家從經濟合作的領域擴展到國家安全與防恐的戰略合作、國際貨幣體系改革、聯合國代表權更新、國際關係民主化等面向。此外,在糧食、能源、貧窮、氣候變遷等重大議題上,也都有了共同的承諾。與此同時,五國簽署了「金磚國家銀行合作機制金融合作框架協議」,在此基礎之上,「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於2015年正式開業,總部設在上海。中國另外提議設立「應急儲備基金」,作為新興國家發生金融危機的緊急救助機制。這樣的制度設計,西方國家認為是針對美國所主導的布雷頓森林體系(Bretton Woods system)而來,挑戰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組織在既定國際金融的建制,也是「去美元化」的一套設計。

  2017年,中國再度成為金磚高峰會的輪值主辦國,9月初的廈門會議備受國際矚目。這次會議是否會達成新的共識?哪些進一步的合作項目將在此做決定?金磚五國的下一個「黃金十年」,是否就從廈門啟動?

  國際上也在關注金磚國家是否會藉由高峰會展現足以影響國際政局的方向。2016年10月,金磚高峰會在印度果阿(Goa)舉行,俄羅斯就藉由這個機會提出中東戰事的議題,意圖擴大其在國際政治上的同盟。俄羅斯強勢介入敘利亞政局,已經讓美國坐立難安,若是金磚五國在中東議題上整合出一致立場,恐怕將牽動所有西方國家在阿拉伯世界的布局。金磚國家若是從經濟結盟走向政治、軍事結盟,這恐怕將是美國的噩夢。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外交部長王毅最近提出了「BRICS plus」(金磚+)的概念,根據王毅的說法,「『金磚+』指的是金磚國家進一步加強與其他發展中國家和新興經濟體的聯絡、互動、對話及合作,通過金磚國家合作,更好地體現發展中國家的共同立場和集體意願」。倡議不同制度文化相互包容、不同發展模式互利共贏的合作模式,不斷擴展金磚合作的「朋友圈」和受益範圍。

  事實上,金磚的「朋友圈」早已在無形中擴大,2013年金磚高峰會在南非德班舉行時,就特別邀請了塞內加爾、科特迪瓦、剛果、幾內亞等十五個國家的領導人參加。今年的廈門高峰會,同樣也邀請了其他發展中國家或新興經濟體與會,埃及總統穆爾西已確定出席。

  「金磚+」的規劃,看來是希望把金磚組合變成一個擴大「朋友圈」的載體,從金磚的經驗出發,延攬更多發展中國家進入對話、合作的機制,建構「共同立場和集體意願」,以抗衡當今由美國和新自由主義意識形態所主導的世界體系。這很可能是另外一種全球化的想像。若是「金磚+」的設想得以明確推進,有效率地執行,金磚國家在廈門高峰會「開啟另一個黃金十年」的期許或將得以體現。這也不禁讓人想起了毛澤東時代在外交領域上強調「我們的朋友遍天下」的壯志豪情,想起周恩來在1950年代主導萬隆會議,促成第三世界國家結盟的宏闊視野。

  作者為INTERCOLL(International Collective Intellectual)亞洲地區召集人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