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地自2007年全年年報以至2017年中期業績以來,逾十年時間都在業績報告中表明,集團為本港擁有最多新界土地之發展商。截至2017年中期業績中,持有約4490萬平方呎新界土地儲備,情況有如大富翁遊戲之中的大地主,無論政府決定重點發展新界那處的土地作新市鎮,都會看到恆地的足跡,早着先機。
例如在粉嶺北及古洞北,集團已就其中五幅土地向政府申請換地,可建約442萬樓面面積;在坪輋/打鼓嶺擁有約245萬平方呎土地;洪水橋新發展區擁有約647萬平方呎土地;元朗和生圍別墅發展及濕地保育項目集團佔地約223萬平方呎。只要這些項目未來完成與政府的補地價手續,便可推出。順帶一提,恆地已將包括粉嶺北/古洞北及和生圍之項目,可發展面積約530萬平方呎當作可發展物業,可見集團的信心。
上文提及恆地手上約有4490萬平方呎農地,假設最後只得四分一能符合開發條件,以地積比率僅3倍計算,可建樓面面積達3368萬呎。再假設每平方呎補地價與上文相若為3000元,廣告費每平方呎1000元,建築費每平方呎4000元,即使以售價只屬現時市價的每平方呎1.2萬元出售,恆地在這樣保守的計算下,農地已值1347億元。值得補充的是,一旦其他費用上升,發展商也可相應調整售價,做法靈活。
2012年,恆地大股東「四叔」李兆基接受傳媒訪問時指,希望多用三至五年時間「食尾糊」,屆時或再公布退休問題。屈指一算,今年剛好到了5年時間。那麼現時新政府加快發展新界東北等新市鎮,令早年已作部署新界農地的恆地,有了點石成金的機會,有利於李兆基部署退休安排。
恆地今年截至6月底中期純利141.58億萬,按年升64%;核心純利107.31億萬元,按年更大升124%。股東更關注的是派息方面,看到今次派息增至48仙,按年增加14%。翻查資料,恆地自2013年開始,連續五年增派息。同時,四叔也喜歡派紅股,同樣是連續五年十送一紅股,這令長期持有投資者信心十足。從另一角度看,恆地這樣大規模機構,增派息必定是對未來現金流有信心,因此可以期待未來至少三年恆地業績有保證。以集團中期息增幅,按48.3元計算,2017年全年派息率可達3.7厘。
恆地有三大業務:物業發展、租務、聯營公司。保守估計,香港可發展土地儲備1490萬平方呎,按每平方呎賺4000元,可釋放596億元;內地可發展土地儲備4180萬平方呎,按每平方呎賺2000元,可釋放836億元。上文則計算農地最終也可釋放1347億元。那麼在物業發展部分總值達2779億元。
租務假設一年獲利60億元,按市盈率5倍計算也值300億元。至於持股的煤氣(00003)(恆地持有41.52%)、香港小輪(00050)(恆地持有33.41%)、美麗華(00071)(恆地持有46.87%),合共約值910億元。減去集團現時淨借貸531.7億元,恆地終極價值可釋放約3457億元,相比集團現時市值約2000億元市值折讓達42%,即每股價值可達86元。因此,只要新界農地發展順利,以綜合企業三成折讓,股價可達60元。若恆地效法九倉(00004)部署分拆投資物業,投資物業釋放市值更達1611億元,總計價值升至4768億元,現價市值折讓更達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