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記者王嘉傑報道:今年上半年,本港證券市場交投活躍,港股平均每日成交金額按年增加27%至614億元。
港交所收入及其他收益達62.03億元,按年增10.18%。然而,商品收入未見好轉,倫敦方面,在全球金屬市場持續疲弱下,LME金屬合約平均每日成交量下跌6%。
期內,港交所主要收入53.79億元,按年輕微增加2%,而整體收入增加一成主要因為投資收益增加逾倍至10.21億元。財務總監簡俊傑表示,投資收益增加主要由於投資表現受惠於升市及息差擴闊,而投資項目之間關連性較少,減低全部投資同時失利之機會。
對於商品收入未見改善,期內減少一成至7.21億元。早前有報道指出,LME亦考慮調降收費,以吸引場外交易回流到場內。行政總裁李小加表示,LME成交量減少主要是目前市場經營較困難,未來會平衡LME的收費,令LME收入更健康及更具防守性。目前港交所正在內地設立前海聯合交易中心,不過李小加表示,現未有開啟的時間表,而有關的成本中,固定投資開支較少,相關員工成本增加較多。
至於上月開通的債券通,監管機構只在首天公布債券通的成交額。李小加稱,港交所在債券通北上交易中盈利不多,主要目的是為市場提供多一個使用渠道,增加市場氣氛。自債券通開通後,境外資金佔內地銀行家債市比例已由4%增至4.3%,即約有380億元人民幣資金經境外流入內地債市。
另外,港交所上半年除息稅及攤銷前盈利(EBITDA)為44.92億元,按年增13.95%。EBITDA利潤率為72%,按年增加2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