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Visa已向中國央行遞交了在內地建立銀行卡清算機構的資質申請材料,期待央行依據已頒布的相關規定和指南考慮其申請
國際卡組織Visa相關人士向內媒確認,已向中國央行遞交了在內地建立銀行卡清算機構的資質申請材料,並期待央行依據已頒布的相關規定和指南考慮其申請。受訪專家認為,向國際發卡組織開放境內銀行卡清算市場,是中國金融對外開放的重要工作之一,Visa的申請一旦獲批准,將提升境內銀行卡支付清算市場的活力和競爭力。/大公報記者倪巍晨上海報道
有不願具名的內地資深銀行卡專家指出,早在10年前,境外發卡組織就曾希望通過培育中國銀聯,使之代理其在中國的轉接業務。以Visa為例,該組織主要做跨境網路,在很多國家或地區Visa都委託當地銀行卡發卡組織代為轉接。不過,中國銀聯有自己的雄心和夢想,「銀聯既然希望成為國際發卡組織,就不願意看到國際發卡組織在中國發展太快,這就迫使Visa必須在中國建立一個新網路」。
萬事達與運通皆有意遞申請
除Visa外,其他國際發卡組織亦對「銀行卡清算機構設立申請」事宜持積極態度。有報道稱,萬事達相關人士確認了七月底萬事達投資者說明會所說「在擬定申請書方面進入了最終階段」的消息,但尚不能確認是否提交。美國運通方面亦透露,會適時遞交申請。
交銀金研中心高級研究員劉學智表示,當前內地銀行卡支付主要依靠銀聯,特別是在過去境內監管框架下,國際發卡組織若要在境內發卡,需要透過中國銀聯的網路方能實現。未來監管部門若批覆國際發卡組織在境內建立銀行卡清算機構資質的申請,將促進境內銀行卡支付清算市場的活力,提升市場有效競爭力,這亦是中國金融業對外開放的重要工作之一。
根據去年六月出台的銀行卡清算機構管理辦法,銀行卡清算機構的註冊資本不低於10億元。銀行卡清算機構的准入分為籌備和開業兩個階段,而央行將在受理之日起90日內作出批准或不批准的決定。
銀聯高端客或臨流失
前述不願具名的專家強調,國際發卡組織的申請若被批覆,銀聯或將失去大量高端客戶;且從戰略架構看,銀聯的國際化戰略亦可能受到很大衝擊。該專家解釋,對沒有出國需求的民眾而言,「銀聯在手便能走遍神州」,但對有出境需求的群體,都希望手中的銀行卡能在全球通用。銀聯不斷拓展海外市場,依靠的是中國高端消費者,當前中國遊客熱門旅遊目的地都能使用銀聯卡,但在一些中國人去得較少的地區,銀聯卡仍不能使用。據了解,目前銀聯受理網路已延伸到162個國家和地區,並在42個國家和地區發行了銀聯卡。
在談及中國發卡組織該如何應對時,申萬宏源宏觀首席分析師李慧勇提醒說,當局放開中國銀行卡清算市場的目的是引入競爭機制,並促使中國發卡組織提供更好服務,未來哪家發卡組織的結算效率最高,且手續費最低,使用範圍最廣,誰就能在市場競爭中贏得客戶。
劉學智認為,一旦監管部門批覆了國際發卡組織的有關申請,中國銀聯的市場佔有率或面臨萎縮。銀聯需要不斷提升自身競爭力和服務水準,同時提升銀行卡支付系統的支撐能力,包括將各類風險的防範措施。
官方數據顯示,截至去年末,全國銀行卡在用發卡數量61.25億張,同比增長12.54%,增速提升2.28個百分點;全國共發生銀行卡交易31154.74億筆,金額741.81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5.49%和10.75%,清算業務市場空間可見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