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記者黃佩琳報道:政府為方便市民前往新界及離島的郊遊景點和自然遺產,同時照顧村民及漁民出入與作業的需要,2017年推出「改善碼頭計劃」,提升多個公共碼頭的結構安全及改善設施。發展局昨日向立法會提交文件顯示,荔枝莊、深涌、糧船灣、馬灣石仔灣、三門仔村以及馬灣涌碼頭的六個改善工程,已進入最後階段,預計年底啟用。
「改善碼頭計劃」分為第一與第二階段推行,合共有23個公共碼頭,工程一般包括重建現有碼頭,以提供更多足夠水深的靠泊位;提供浮動平台或斜道等無障礙設施,以方便有需要的乘客上落船隻;設置上蓋、照明系統、太陽能電池板、Wi-Fi等輔助設施,便利來往當地的村民、漁民和遊客,改善偏遠的郊遊景點和自然遺產的暢達性。
明年再有3個碼頭陸續完工
發展局表示,目前有4個公共碼頭已經啟用,包括剛於9月向公眾開放的大嶼山二澳碼頭、馬料水新渡輪碼頭,以及分別於2022年11月、2024年9月開放的南丫島北角碼頭、西貢滘西村碼頭。局方預計,明年再有3個碼頭陸續完工,包括大澳公眾碼頭、長洲西灣碼頭預計於明年上半年完工,榕樹灣公眾碼頭預計於明年下半年完工。
此外,荔枝窩碼頭、東平洲公眾碼頭、麻南笏碼頭已完成詳細設計,發展局稱,將持續審視規劃中工程項目的優次緩急,並因應最新的發展情況,包括政策發展及政府財政狀況等,適當調整此項目推展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