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自從2015年進行十年來首次加息後,市場曾經擔心新興市場將隨着美國不斷加息而出現嚴重走資。可是,美國如今已一共加了四次息,但新興市場不但未見有嚴重走資的情況,反而不斷吸金。這反映出,在美元疲弱、新興市場經濟增長仍然強勁、發達國家利率仍然偏低的情況下,熱錢將仍會源源不絕繼續湧向新興市場。
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後,美元曾經有一輪強勢,美匯指數曾升至十四年最高,而資金亦曾經大舉流入美國。在去年大選後的兩周內,曾經有超過300億美元的資金流入美國股票基金。相對地,新興市場曾經成為重災區,去年11月9日至18日期間,全球基金曾拋售約110億美元(約858億港元)的亞洲新興市場股票及債券,當時市場曾憂慮新興市場將出現嚴重的走資潮。
然而,當特朗普上任後,不但美國經濟未有明顯改善,而其醜聞不斷傳出,拖累到美元匯價江河日下,在不足半年內,美元便打回原形。但是,在另一邊廂,新興市場並未因為去年底走資惡化而出現危機,其經濟更愈來愈好。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估計,新興經濟體在今年平均會錄得4.6%的增長率,遠優於美國將錄得的2.1%,而新興國家貨幣指數在美元不斷轉弱的刺激下,亦已升至2015年8月以來的高水平。
EPFR流動資金研究公司表示,新興市場的債券和股票基金,在今年以來,已一共吸收資金900億美元。除了新興市場外,歐洲的經濟亦全面復甦,年初至今,歐股票基金共吸收了資金達310億美元,而流入美國股票基金的資金在同期內只得11億美元,遠差於新興市場和歐洲地區。隨着美國經濟短期內難望改善,資金由美國轉流新興市場和歐洲的情況勢將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