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網8月3日訊(記者邵淑芬)由英國國際長壽中心(ILC-UK)編製及在瀚亞投資協助下,名為「全球儲蓄差距」的報告顯示,30個國家之中,有24個國家內的中等收入人士,由於當地養老制度無法提供足夠的退休金收入,退休後將面臨收入不足的問題,而當中香港和新加坡人實際所得退休金與退休後生活所需之間的差距最大。
報告指除強制及自願退休供款外,現今香港及新加坡年輕就業人士需分別儲起年薪的15%及12%以保障退休生活。換句話説,目前有必要加強社會保障。研究數據亦顯示香港及新加坡的儲蓄習慣普遍度及金額均甚高:兩地超過九成人士會作出某種形式的儲蓄,遠高於調查內的美國、英國及法國的比率。在香港,接近一半人會儲起30%以上的年薪,而新加坡則有四分一人會這樣做。
然而,這些儲蓄並不是全數撥入退休之用。香港是全球平均壽命最長的地方之一,調查發現有41%的香港人會以退休為儲蓄的主要原因;而新加坡則只有29%人士會為退休而儲蓄,26%的受訪人士則表示會以儲蓄來繳付社會保障。
英國國際長壽中心指出香港和新加坡得出的結果較遜色,是因為兩地完全缺乏政府支援。很多其他發達經濟體都有某種形式的社會保障,但香港和新加坡的在職人士只可依賴個人儲蓄來支持退休生活,意味着兩地有相當數目人口的儲蓄率須提升至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