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第一金董事總經理鞠祿龍表示,考慮組合旗下業務上市,正在諮詢相關事宜 大公報記者吳涵宇攝
【大公報訊】記者吳涵宇報道:貴金屬投資對港人來說並不陌生,但在東南亞地區,它卻是少有人了解的投資理財之道。第一亞洲商人金銀業有限公司(第一金)便相中這塊「處女地」,選擇在柬埔寨「開荒」,與當地高校合作,從知識普及和人才培養開始逐步打開市場,並以此為中心輻射東盟國家的銷售網絡。該公司董事總經理鞠祿龍透露,考慮組合旗下業務上市,正在諮詢相關事宜。
第一金的前身是福而偉金號,1991年創立於香港,作為金銀業貿易場認可的黃金煉鑄商和電子交易商,專營人民幣公斤條黃金、99金、國際黃金及白銀現貨等交易,通過與代理商合作建立分銷網絡,在亞太區提供金銀買賣服務。鞠祿龍介紹,第一金70%的合作夥伴為內地代理商,目前達到2萬家,其餘30%則來自台灣、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
與當地高校合作
他特別提到,公司於柬埔寨的業務近兩年增長迅速,還於2016年5月拿到了柬埔寨證監會發出的首張正式牌照。柬埔寨僅有1600萬人口,但與之毗鄰的越南、泰國、老撾都是第一金相中的潛在市場,鞠祿龍希望以柬埔寨為中心,將公司的銷售網絡輻射向東盟國家。
他坦承開疆闢土「有辣有不辣」,儘管柬埔寨作為「處女地」機會很多,但監管制度尚不健全,理財理念亦不普及。他舉例說,柬埔寨的證券交易所僅有五隻股票買賣,當地居民的投資環境可見一斑,要在東盟「開荒」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為了幫助當地市場走向成熟,第一金決定與當地高校合作,從教育普及做起。鞠祿龍直言,教育需要花費很多時間和資源,且「短期內可能不會賺錢,甚至會花費成本,但在所不惜也要把投資管理相關教育做好」。
今年八月,第一金將與柬埔寨財政部出資設立的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簽署合作備忘錄,於下半年開設衍生性金融商品相關的收費課程,目前正在緊鑼密鼓地擬定課程內容。除了鞠祿龍親自上陣主講二三堂外,其他講師還包括當地證監會代表、金融業界高管及大學教授等,學生完成課程後將能拿到證監會認可的認證。柬埔寨另一所大學National University of Management的校長亦與鞠祿龍進行了交流,並希望該公司通過講座等方式,幫助學校師生轉變投資觀念。
鞠祿龍透露,該公司的中期目標是上市,目前仍在考慮注入旗下哪些業務,冀通過公眾集資擴大優勢,正在向企業顧問諮詢中。問及公司盈利情況,鞠祿龍表示要留待上市以後再披露,惟他表示目前的年成交量約有20萬手,若以金價1260美元/盎司計算,每手成交額12.6萬美元,即每年成交金額達252億美元之多,公司則賺取交易產生的點差及保證金費用。
盼改進中國金融體系
然而,貴金屬投資接受度日益提高,公司成交量卻在「黑平台」困擾下不升反降。鞠祿龍稱,現時的成交量僅相當於全盛時期的三分之一。他氣憤地說,「太多黑平台,太多沒有監管的公司破壞市場,太多謊稱金融公司的團夥騙錢跑路」,而這也是公司大力投入教育的重要原因。第一金曾於2011年協助北京大學建立信用與法律研究所,希望借助教育進一步改善市場秩序。
鞠祿龍更提出,長遠的抱負是要協助改進中國金融體系,計劃以香港為起點,引進場外交易(OTC)公正公開透明的制度,通過央行及銀監會引導金融市場更加開放和健康地發展。他補充稱,這個遠大藍圖可能幾十年內都難以完成,但相信一定可以看到它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