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記者趙建強報道:美國企業季績表現不濟,如道指佔比最大的通用電氣,當季盈利下跌57%,股價下挫2.92%,拖累美股全線下挫。道瓊斯工業指數上周五跌31.71點或0.15%,收報21580.07點,累計全周跌0.3%。同日標準普爾500指數跌0.91點或0.04%,報2472.54點,累計全周升0.5%;至於納斯達克指數終止十連升,跌2.25點或0.04%,報6387.75點,累計全周升1.2%。
美股下跌,歐洲央行如預期維持三大利率不變,總裁德拉吉早前稱區內金融狀況普遍良好,暗示歐洲央行政策官員將在今年秋季開始討論改變量化寬鬆(QE)計劃可能性,推動歐元兌美元近一周升值達1.48%。另外,投資者亦關注美國總統特朗普能否順利推行政策計劃,拖累美元下跌。
隨着歐元高升,美元指數大幅下挫,過去一周跌幅幾近1%,上周五單日跌0.48%至93.858點,創下13個月以來新低。分析指,雖然對美國的加息預期,加上財政刺激政策,相信仍可推動美元長線走強,但短期內在全球經濟增長復甦越來越趨於同步下,美國經濟領先優勢減弱,料美元繼續走弱。
國際油價亦在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減產不力下大跌,報道指出,七月沙特等OPEC成員國進一步增產,OPEC日產量超過3300萬桶,創今年來高峰,比上半年平均量超出60萬桶,且OPEC與非OPEC國家下周在聖彼得堡開會時,預料不會決定擴大減產,使國際油價21日大幅下挫,紐約期油跌2.45%至每桶45.77美元,布蘭特期油跌2.52%至每桶48.06美元。過去一周,油價先升後回,紐約期油全周跌2.1%,布蘭特期油則跌1.74%。
事實上,美國截至7月14日當周,每日石油產量按周增長3.2萬桶至每日942.9萬桶,較今年初產量已增長約5.4%,在美國持續增產下,分析指產油國已經陷入兩難。因為擴大減產支撐油價,等於鼓勵美國生產更多石油,但若放棄協定而增加產量,油價則會繼續下跌,傷害產油國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