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紐約時報》引述一份內部郵件顯示,美國銀行或因海航持股與公司結構、中國對該公司的監管興趣和其複雜的商業模式,決定不與海航合作。就消息影響,在港上市的海航實業昨日股價以全日最低位的0.305港元收市,跌4.69%。此外,國家外匯管理局就有關有大公司境外投資項目被叫停的提問時回應,將就對外直接投資問題密切配合有關部門工作,支持合法合規的對外直接投資方向不變,推進貿易投資便利化中注意防範對外投資風險的原則不變。\大公報記者 彭巧容
積極併購的海航集團再傳不利消息。《紐約時報》的刊文稱,此前美國銀行一直在與海航商討未來的交易中開啟新的借貸合作關係,報道引述美國銀行亞太地區總裁馬修.M.科德(Matthew M. Koder)在註明日期為6月28日的電子郵件中表示,「我們真的不了解哪些是我們不知道的,也沒有做好冒險的準備。」「考慮到維持嚴格的客戶甄選標準的重要性,我們決定在目前的情況下不參與同海航集團的交易」。海航及美銀皆未有回應事件。
傳歐央行也出手檢視海航
有關的內部郵件列出了對海航集團的擔憂,當中還提到關於政治關係的指控。《紐約時報》日前的報道就根據海航上萬條記錄的查閱,揭示在過去25年裏,海航經常把業務交給一小群公司高管的親屬和同事,這些交易僅有限地透露給其上市公司或海外債券的投資者。
其實,海航積極的海外擴張步伐已引起國內外監管機構關注。日前,有消息傳出歐洲央行(ECB)可能會啟動所謂的「所有權控制程序」,來檢視卡塔爾王室和中國海航。這兩個股東各持有德意志銀行近10%的股權。
此類評估旨在確定投資者是否可靠、財務狀況是否健康、所投資的資金來源,以及投資者是否參與洗錢或為恐怖主義融資等非法交易。
另一方面,據悉中國銀監會在六月中旬也緊急要求各銀行對海航集團、安邦集團、萬達集團、復星集團等的境內外融資支持情況及可能存在的風險進行摸底排查,重點關注所涉及的併購貸款、「內保外貸」等跨境業務風險情況。萬達集團六個海外項目據悉也因屬於國家嚴格控制的投資領域,而受到監管部門嚴肅處理;收購不得從境內融資;資產不得注入境內上市;不得從境內注資到境外產業;如海外標的轉手賣給內地企業,監管層也不予批准。
國家發改委日前也表示,將繼續關注房地產、酒店、影城、娛樂業、體育俱樂部等領域非理性對外投資傾向,建議有關企業審慎決策。
國家外匯管理局新聞發言人、國際收支司司長王春英昨日在回應有關有大公司境外投資項目被叫停的提問時表示,國家外匯管理局一方面保障有能力、有條件的企業開展真實合規的對外投資活動,鼓勵境外企業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和國際產能合作;另一方面有效防範對外投資風險。
海航併購步伐大幅放緩
她又強調,外匯局對外投資外匯管理政策堅持幾個「不變」:始終堅持實施「走出去」的戰略不變,堅持充分利用「兩個市場」和「兩種資源」的方針不變,堅持支持合法合規的對外直接投資方向不變,堅持推進貿易投資便利化中注意防範對外投資風險的原則不變。
據統計,今年迄今海航集團已宣布的海外交易總規模為約57億美元。隨着監管層的關注,海航的併購步伐大幅放緩。有媒體引述熟悉海航計劃的人士表示,海航關注收購目標較過去減少,就潛在收購交易進行的談判有所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