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號航空母艦來港具有多層歷史意義:
第一,這是中國第一艘航空母艦第一次來港,讓港人感受到國家軍事現代化已然躍居世界航空母艦國地位,不但加強了保國衛民的實力,同時也能越洋參與維護世界和平的能力。這對港人來說感受應該特別深刻,香港淪為英國殖民地長達一個半世紀,當時國家陷於戰亂與外強入侵,民不聊生。現在香港回歸祖國二十年,國家實力也遠非當年可比,如今親眼見到航母來港,民心振奮,溢於言表。
第二,「遼寧」艦是國艦,港人是國民,國民見國艦,曾是傷心地傷心人的香港,這場相會是歷史的機遇。
第三,回歸二十年以來,有少數人仍然沒有歸屬感,更有人誑言要「港獨」。遼寧艦此行,一來可以告慰港人,國家有決心有能力維護主權完整;二來可以告誡「港獨」分子,不要有非分之想,因此對香港社會有穩定作用。
第四,香港是國際大都會,雖然與內地貼近,卻是邊防最敏感的地方,遼寧艦此行有摸熟水域的防務作用。
第五,遼寧艦來港期間開放予港人,登艦親身體驗航母的威武,展現出親民的軍人風範。
誠如鄧小平當初開始處理香港回歸時所說的:「一國兩制」下原有的香港制度不變,但時移勢易,也不可能一成不變,人自己總會要變的,變與不變,順其自然。但制度可以不變,主權卻完全沒有妥協的空間,沒有談判的餘地。也正是因為主權沒妥協的空間,作為國家行為的軍隊便必須在港駐紮,以體現主權完整。
對比國際軍事行為,無論是本國軍人在本國的行為,或是盟國之間的駐軍行為,解放軍的嚴格軍紀,在香港特區的表現,是中國的驕傲與光榮。二十年的良好紀錄,也使港人回歸到軍民正常相處的狀態。
習近平主席來港慶祝回歸二十年紀念行程中,將檢閱駐港部隊當作重要行程,並鼓勵軍民多了解多溝通。緊接着習主席的行程,駐港部隊也連日對市民開放軍營,還舉行操練。接下來遼寧艦領隊至港,還招待港人上艦參觀,海空軍配合陸軍一齊參與慶祝,艦上官兵更親臨老人院慰問長者,又送禮又以軍禮致敬。
軍人的天職是維護國家主權,香港回歸,駐軍的作用是保衛這裏的人民與領土。另一方面,駐港部隊也應一改過去二十年封閉的做法,多多開展一些軍民交流活動,尤其是針對特區青少年。最常見的是開辦軍事體操活動,讓青少年入營接受訓練,一來可強身健體,二來可接受紀律訓練,三來可增進對軍隊的認識,培養他們的國家認同感。對三四十歲壯年也同樣可以設計一些活動,讓其中有意參與的人有機會接受業餘軍訓,讓他們的人生體驗多元化,增進身心健康是軍訓能提供的最佳功能。
港人口已趨向老年化,全港也遍布養老院,院裏長者平日最缺乏的是參與對外活動,誠如這次習主席夫人彭麗媛到養老院慰問,「遼寧」號官兵也到養老院慰問,駐港部隊也可配合當地社團,共同舉辦聯歡活動與長者同樂。類似這些活動若能持之以恆,行之有效,駐港部隊融入特區社會指日可待。
作者係原中文大學政治系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