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金融工作會議明確更加重視發揮直接融資對實體經濟的支持作用。圖為位於浙江嘉善一家木業公司的員工在進口地板油漆線上篩選產品
據昨日公布的宏觀數據顯示,中國實體經濟運行續「穩中向好」。當前決策層針對金融行業,提出了提高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同時防控金融風險、深化金融改革。受訪專家認為,未來中國將更大程度發揮直接融資對實體經濟的支持作用,並透過「金融回歸本源」來降低融資成本。/大公報記者倪巍晨上海報道
日前舉行的全國金融工作會議(下稱會議)強調中央對金融行業監管的統一領導,並提出金融行業要緊緊圍繞服務實體經濟、防控金融風險、深化金融改革等「三項任務」,及回歸本源、結構優化、強化監管及市場導向等「四大原則」。
浦發銀行總行戰略發展部高級研究員宋艷偉分析,當局將通過監管權力的集中,更好地統籌金融監管和貨幣政策,且金融監管將強化功能及行為監管,預計未來金融去槓桿力度將繼續保持,藉此促進資金「脫虛向實」。他續稱,在統籌金融監管力度增強背景下,未來監管套利空間將會收窄,這有助於縮減融資鏈條和降低融資成本;此外,隨着未來直接融資市場的繼續擴大,股市IPO、定向增發等將着重助力國企去槓桿。
萬達系瀉 去槓桿啟幕
值得一提的是,6月22日突現「閃崩」的萬達系債券、股票昨日再跌。萬達酒店發展股價一度跌7.3%,多隻萬達債券價格亦下滑。有評論稱,上半年金融去槓桿取得成效後,下半年企業去槓桿大幕或拉開,尤其國企降低負債率成為焦點。
申萬宏源債券首席分析師孟祥娟指出,上周五的金融工作會議,預示監管層的矛頭已指向金融中間業務環節抬升實體融資成本的問題。去槓桿方面,預計金融監管的着力點將聚焦監管套利、中間業務抬升實體融資成本等問題,「提高資金成本並不能解決所有問題,且不是去槓桿的主要手段,出於金融穩定和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考慮,下半年資金面料不會大幅放鬆或收緊」。
交銀金研中心首席金融分析師鄂永健指出,會議明確將更加重視發揮直接融資對實體經濟的支持作用,未來資本市場體系建設有望提速,包括股票發行制度改革、退市制度完善等在內的改革,都將圍繞促進融資便利化、提高融資可得性、降低融資成本等來部署推進。會議提出要推動經濟去槓桿,堅定執行穩健的貨幣政策,處理好穩增長、調結構、控總量的關係,去年末,中國M2與GDP之比近2.1,控制貨幣供應總量過快增長可為經濟去槓桿提供有利金融環境,「預計未來貨幣政策或不會因M2增速的下行而明顯放鬆」。
民間投資企穩返升軌
統計局昨日發布的數據顯示,六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6%,較前值提升1.1個百分點,當月固投同比增速持平於8.6%的前值。專家認為,工業增加值的回升帶有明顯的趨勢性,且結構持續優化,為實體經濟穩健增長提供有力支撐。
總體看,對實體經濟的投資呈增長態勢,且自主性增強。蘇寧金研院宏觀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黃志龍解釋,當前固投增長對國有部門投資的依賴性開始下降,民間投資企穩回升的趨勢卻基本確立。具體看,上月工業三大部門中,製造業增加值增幅達8%,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長7.3%,在去產能影響下,採礦業增加值同比降0.1%,這表明製造業已成為工業部門保持景氣的主動力。
他表示,投資方面,房地產投資雖回落,但製造業投資回升,及基礎設施投資的平穩增長,使上月投資增速終止回落。「中國經濟增長的穩定性和韌性已超預期」。
宋艷偉相信,工業增加值的顯著提升,是支撐二季度中國GDP同比增速實現超預期增長的重要原因,而製造業和民間投資增速的回升,則對沖了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的下滑。專家判斷,下半年中國經濟將呈現「穩中趨緩」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