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央行刊物籲擴人幣浮動範圍

時間:2017-07-13 03:16:23來源:大公網

  【大公報訊】實習記者張錦頤報道:中國央行旗下媒體《金融時報》的分析文章稱,下一步應考慮調整人民幣匯率的波動區間,進一步減少對外匯市場的干預。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周三收漲逾百點至當月新高,一改窄幅區間橫盤走勢,中間價升至一周新高。

  中間價攀115點本月新高

  隔夜美元指數大幅回落,承壓於近七個交易日低位95.60附近,提振了人民幣兌美元匯價表現。中國央行昨日上調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115個基點,上調幅度為6月30日來最高,報6.7868元。交易員稱,市場上購匯力量有所減弱,也有機構自發結匯,在岸人民幣兌美元日盤收報6.7875元,較上日升125點或0.18%。昨日在岸市場成交金額較上日回落一成,達244億美元。

  隨着跨境資金流動趨於平衡,人民幣兌美元匯率階段性趨穩,市場預期也更加穩定。截至今年6月末,在岸人民幣較年初時兌美元升值超過2.5%。《金融時報》的分析文章稱,此前中國央行在充分考慮經濟主體適應能力的基礎上,已把銀行間即期外匯市場人民幣兌美元交易價浮動幅度,由1%擴大至2%,銀行櫃枱匯率報價區間由2%擴大至3%。專家認為,目前人民幣匯率的浮動區間已經從正負3‰擴大到正負2%,下一步應進一步擴大浮動區間。

  他們還認為,要進一步減少對外匯市場的干預;完善中國的外匯市場,這包括增加交易主體、豐富交易工具、降低交易成本和擴大交易規模。

  此文章呼應前不久央行發布的「2017中國金融穩定報告」,對未來匯率市場進行積極改革和展望。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