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記者倪巍晨報道:內地六月M2增速一如市場預期再創歷史新低,同比升9.4%,增速較前值和上年同期分別低0.2和2.4個百分點。央行調查統計司司長、新聞發言人阮健弘表示,只要實體經濟的合理融資需求得到滿足,M2增速放緩實際上反映了存量貨幣周轉率的提高,對其變化可不必過度解讀。
阮健弘分析M2數字時指出,非金融部門持有的M2增長10.2%,比整體M2增長高0.8個百分點,說明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不減。
另外,去年六月末M2的基數較高,基數效應已拉低今年六月M2增速約0.15個百分點。
她相信,隨着穩健中性貨幣政策的落實以及加強金融監管效應的顯現,近期商業銀行一些與表外產品相關的資金運用科目擴張放緩,由此派生的存款及M2增速也相應下降,這是金融體系降低內部槓桿的客觀結果,要客觀看待M2增速放緩。
交銀金研中心高級研究員陳冀明言,上月M2僅小幅回落,或與金融去槓桿節奏放緩,月初央行大規模對沖市場即將到期的流動性工具等有關,而財政存款的下放,及信貸超預期的增長,亦對M2提供了有力支撐。
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梁紅認為,今年末M1增速料回歸至10%左右正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