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記者倪巍晨上海報道:中原地產提供的數據顯示,上半年內地房企境內融資(剔除股權融資)合計1771.8億元(人民幣,下同),較去年同期的6735.94億元減少約74%;此外,上半年房企海外發債規模錄得148.75億美元(約1162億港元),較去年同期增長97%,並超過去年全年144.1億美元的境外發債規模。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透露,今年房企境內發債利率普遍在5%至6%以上,上月多個房企的發債成本更已接近或超過7%,而去年房企境內融資平均成本僅約4%。境內融資渠道的受阻,及發債成本的攀升,促使開發商尋求海外融資渠道。公開資料顯示,上月末,佳兆業、恆大先後公告了境外融資的信息;無獨有偶,發改委近期也對碧桂園集團、龍湖地產、金地集團、花樣年集團、旭輝控股等多家房企境外發債予以登記。
仲量聯行中國研究部總監周志峰表示,儘管基準利率並未調整,但銀行間市場利率已明顯上揚,且中國央行更重視信貸風險,銀行授信時往往優先考慮央企、國企。
反觀房企,目前卻面臨融資難、融資貴問題,這迫使部分開發商考慮境外融資,「目前海外融資成本較境內約低2至3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