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截至去年末,友邦的償付能力充足率達404%,在本港保險市場中遙遙領先
友邦(01299)今年首季業績十分搶眼,過去兩個月股價升逾13%,今年以來更累升近28%,上周五收報56.3元。新任首席執行官及總裁黃經輝於本月1日正式接替杜嘉祺。他早前出席公開活動時稱,集團表現能夠更加理想,不過問及具體發展大計,卻沿襲了前任「滴水不漏」的風格,並未透露更多。
廣發證券報告認為,友邦保費收入期繳佔比大,傳統保障業務質素高,在保險回歸傳統的形勢下,內地保險的發展路徑有望向友邦看齊。目前內地保險行業的股價對內含價值比率(P/EV)平均值為1.19,友邦則為2.01,明顯高於內險。
另外,友邦主要投資產品為債券及保障型產品等定息收入工具,隨着債息上升,友邦定息收入將增加,為盈利帶來額外增長。友邦曾於去年全年業績報告中作出利率敏感度分析,倘若利率上升0.5%,集團內含價值及新業務價值將分別提高0.35%及6.44%。
不過,外管局早前公布新措施,今年9月1日開始,境內銀行卡於境外提款或消費1000元人民幣以上,必須上報交易資料。野村認為,自去年10月銀聯「落閘」後,Visa/Mastercards銀行卡成為支付首年保費的主要渠道,而新例或令內地客以後不能再用該等銀行卡來港購買儲蓄型保險,令友邦業務受到衝擊。
該行維持友邦「中性」評級,目標價56.93元,並料今年剩餘時間內,友邦新業務價值增長或僅達7%,2018及2019財年則按年增長12%至17%。
另有分析預期,友邦2017、2018及2019年度的每股盈利分別為0.378元、0.422元及0.469美元,給予12個月目標價61元,相當於今年預測市盈率20.7倍,評級「中性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