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張德江在紀念香港基本法實施二十周年的座談會上指出,要格外重視和切實加強對香港青少年的國情教育和法治教育,從小培養正確的國家觀念、民族觀念和法治觀念,將他們塑造成為愛國愛港、遵紀守法、奮發有為的新時代人才。
張德江上述講話,實際上已是一項意義深遠的國策。國新辦五月十七日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由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共青團中央牽頭其他三十餘個中央部門聯合制定的《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2016-2025年)》。制定出台國家層面的青年發展規劃,在新中國歷史上尚屬首次,這標誌着青年工作上升為國策。《規劃》是在習近平主席的親自關心下制定的,體現了以習近平為核心的中央對包括香港青少年在內的全國青少年的關心和愛護。
按照《規劃》的要求,下一步首先要進一步加大港澳青年交流的力度,同時針對港澳青年的需求,提高交流的實效性。據不完全統計,去年內地共組織開展兩地青年交流十四萬人次。其次,內地要為港澳青年到內地就業創業創造條件、出台政策;第三,通過各種形式,特別是港澳青年喜歡的新媒體形式,向港澳青年介紹祖國的情況,使港澳青年能夠增強對祖國的認同、對民族的認同、對文化的認同。
中央關注香港青少年問題
香港回歸祖國以來,中央始終關注香港青少年問題,高度重視把中國歷史文化和國情教育擺在青少年教育的突出位置。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澳門回歸十五周年慶典期間指出:「要把我國歷史文化和國情教育擺在青少年教育的突出位置,讓青少年更多領略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更多感悟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救亡圖存、發憤圖強的光輝歷程,更多認識新中國走過的不平凡道路和取得的巨大成就,更多理解『一國兩制』與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內在聯繫。」這樣,港澳青年才能牢牢把握香港同祖國緊密相連的命運前程,增強投身「一國兩制」事業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張德江指出,當前,香港正處在關鍵的經濟轉型期,一些長期積累的矛盾逐步顯現。面對遇到的各種困難和問題,社會上出現了一些對「一國兩制」和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的模糊認識,內外有些勢力也藉機加勁抹黑中央政府和特別行政區政府,抹黑「一國兩制」和基本法。
在國內外反華勢力抹黑誤導下,在二○一二年反國教、二○一四年違法「佔中」等反對派策動的一系列大規模活動中,從特區教育體系中培養出來的一些青年學生卻站在了特區政府和國家的對立面,成為這些活動的先鋒和主力軍。歸根究底,在於本港青年學生國家觀念比較薄弱,未能準確掌握中央與香港特區的關係。
這更加說明,格外重視和切實加強對香港青少年的國情教育和法治教育,是香港實踐「一國兩制」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社會各界應該愛護年輕人,正確引導他們,讓他們學會理性平和地思考政治問題。
在「佔中」期間,李嘉誠、李兆基、鄭家純、吳光正、呂志和、陳啟宗、郭鶴年等重量級人士,都呼籲學生們和平理性,懇請學生們不要激動,不要讓今天的熱情變成明天的遺憾,這是對年輕人的愛護。一向關注香港青年事務的全國政協副主席董建華先生近年來多次呼籲香港年輕一代,放開懷抱去認識今日中國。
在世界範圍的年輕人激進化這一深刻背景和複雜原因下,入情入理的國情教育,應該讓香港青年明白,認識祖國就是認識未來,不懂中國就是不懂世界。香港年輕人應該有堅定的理念,在面對學業、就業、置業等問題時候,要看到國家的發展一定會為年輕人的發展提供更多便利。要更多地了解國情,更好地從掌握知識、做人做事等方面充實完善自己。
「超級聯繫人」是一代人
「一帶一路」、「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規劃」、「互聯網+」、「中國製造2025」和「國家大數據」等戰略,均顯示國家正全面提升對外開放的水準,這必然要求香港「超級聯繫人」的獨特角色進一步充實、升級和加強。古人說「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超級聯繫人」不是一個人,而是時代選擇的一代人,這意味着天將降大任於現在的香港青年人。
中央政府和內地各省市政府,可以創造更多讓香港青年在內地就業乃至參與內地政府公職的機會,香港青年通過在內地工作的磨煉,能夠更加認識國情,在他們到內地開拓事業和前途的過程中,也會增加政治才幹,成為愛國愛港政治人才的後備軍。
中央和各省市青年組織和團體,應與香港特區教育局及香港民間青少年組織和團體加強合作,更多地組織香港青少年學生到內地參訪交流,感悟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救亡圖存、發憤圖強的光輝歷程,認識新中國走過的不平凡道路和取得的巨大成就。
結合兩地融合推動國情教育,還可以擴大為香港學生提供在內地實習機會的「香港大學生暑期內地實習計劃」,擴展可供香港學生選擇的實習地區和職位。同時,內地自貿區、科創園區等應該重視對香港青年創業的扶持,發展一批香港大學畢業生在內地的實習基地,為香港大學畢業生創造更多職位,為香港青年在內地就業、創業等方面拓展新的發展天地,增強香港青年對國家和自己前途的信心。
全國政協委員、香港青年交流促進聯會創會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