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老闆黎智英公然辱罵採訪的記者,涉嫌「刑事恐嚇」,面對如此嚴重的踏踐新聞自由、採訪權力的事件,香港記者協會竟然又一次「裝聾扮啞」,不僅沒有發出任何的聲明,甚至沒有任何記協的理事站出來「說句人話」。如此「記協」,實是香港新聞界的恥辱,真佩服他們還有臉再喊「新聞自由」,他們應該改名叫「黎智英記協」。
由於涉及記者已經報警,事件應在法庭上得到澄清和解決。但從相關傳媒的新聞片斷所見,當晚黎智英到維園出席由天主教正義和平委員會舉行的祈禱會後,突然走到一名記者身前,一邊用右手指着記者面部,一邊以粗口辱罵記者近距離拍攝:「我實搞你,我依家話畀你聽,我影×咗你張相㗎!×你老母×!」
市民不是法官,不能判處當事人有罪。但市民對是否「辱罵」,會有最基本的判斷。如果只是對普通人則已,問題在於,這是對正在採訪的記者的辱罵,對於如此公然踐踏新聞採訪自由、涉嫌威脅記者人身安全的行為,所有人都應當作出強烈的譴責。但是,香港記協這家所謂的「守護自由」的組織,這一次又是扮演「啞巴」的角色,事發至今沒有任何的回應。
實際上,在今年三月,黎智英在其旗下《蘋果日報》撰寫了一篇所謂《不要讓陰謀得逞》的文章,炮轟數名阻其「造王」者,更批評《蘋果》評論版編輯「天真無邪」,經常將版面給予韓連山發表似是而非的言論,稱「胡說八道!他當然想『泛民』陪長毛發神經將手上僅有的選票,僅存的抗爭力量都付諸理念吹水去。」其後韓連山的專欄被撤。事件被社會各界批評是對新聞自由的赤裸裸壓制。但同樣的,香港記協沒有任何的批評。
一而再、再而三拒絕譴責踐踏新聞自由的行為,香港記協的公信力已經被自己的劣行踐踏在地底。而他們那份每年都會出版的「記協年報」,應當在頭版印上「鳴謝」黎智英的全版廣告。
數年前,蘋果曾有篇「蘋論」題為《斧頭利刀鐵槌 不能掠奪自由》,大言炎炎地稱要維護新聞自由,並對蘋果老闆黎某大加誇講。比對日前發生的事件,真是莫大的諷刺。還是被黎智英「封殺」的韓連山說得好:「這次黎老闆高調抹黑筆者,自己牽頭違反傳媒操守,欲禁制言論自由?甚至令僱員不安,以後選稿也自我審查,大抵要先讓老細過目,才敢決定刊登與否?」
對於記協的劣行,網上民意幾乎一面倒,有網民留言表示:如果記協今次選擇唔出聲,「麻煩以後都唔好再嘈嘈閉,唔該曬!」亦有人揶揄,「記協冇時間睇新聞呀」?也有網民猜測「真相係……記協係生果報隻汪汪(狗)」,是「縮頭烏龜」。香港有句俗話:面是別人給的,架是自己丟的。香港記協已經丟盡了「記者」這個職業的所有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