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洪丕正冀人民幣匯率能更趨市場化/中新社
【大公報訊】從今年首季的統計數字來看,全球以至香港經濟增長均錄得改善,對銀行業務有正面影響。不過洪丕正指出,地緣政治緊張、貿易保護主義抬頭,以及游資氾濫,都可能對經濟增長構成負面影響。對於全球主要央行因推行量化寬鬆而導致資金氾濫,他謂20年前同樣未見過。
2007/08年金融海嘯爆發之後,美國、歐洲、日本等多個主要央行均推行不同程度的量化寬鬆政策,冀能穩定經濟,後遺症是令市場流動性暴增。洪丕正表示,環球金融市場現時多少有「資金主導」意味,當這些游資出現擴張、收縮或者改變流動方向時,對股市、債市、匯市都會帶來影響。
美國總統特朗普上台之後,為全球經濟增添不明朗因素,例如令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及可能與其他主要經濟體爆發貿易摩擦,甚至出現貿易戰等;此外,地緣政治風險亦不可忽視。洪丕正表示,暫時難料會否出現貿易戰,即使不幸出現,估計仍是相對溫和。
中國的債務水平現時約為GDP的260%,以國際指標來衡量屬於偏高,洪丕正指出,大部分債務並非外債,加上中國擁有的資產亦相當高,而且中國政府現時亦推行「去槓桿」措施,他認為方向正確。另方面,渣打在中國市場的資產質素,去年亦錄得改善,洪丕正冀今年能保持於健康水平。
離岸人民幣拆息近期大上大落,人民幣匯價亦相應波動,離岸價(CNH)曾單日升值約1%。對於人民幣匯率是否有轉勢跡象,洪丕正沒有直接回應,但指人民幣匯率「仍未達至市場均衡水平」,即過於側重向升值一方,或是側重向貶一方。長遠而言,他冀人民幣匯率能更趨市場化,惟目前仍未走到這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