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伴隨着中國市場的持續開放,渣打將以下五大範疇視為未來五至十年的發展機遇所在,並將加大投放資源,促進業務增長。這五大機遇,分別是人民幣國際化、中國資本帳開放及資本市場自由化、離岸區域財資中心、「一帶一路」倡議,以及離岸財富管理中心。
在2016年,渣打集團來自上述五大機遇的收入,合計達到10億美元左右。洪丕正表示,隨着內地持續開放市場,渣打的業務量和收入也會相應加速增長;在未來五至十年加大資源投放,「步伐未必平坦,但方向肯定不會錯。」渣打集團去年錄得經營收入138億美元,其中來自大中華及北亞(簡稱GCNA)地區的收入佔比為38%。
身為外資銀行,在中國開放過程中,洪丕正形容渣打可扮演「獨特角色」。以「一帶一路」倡議和中國企業「走出去」為例,渣打現時共涵蓋大約70個新興市場,及於45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設有網點,覆蓋率相當高;另方面,渣打一直以來的發展策略也是深耕新興市場,對當地市場有深入認識之餘,也是為人熟知的外資銀行之一。
在GCNA地區,除了日本以外,渣打在其他四個市場均躋身外資銀行頭三名之列。在內地市場,洪丕正謂渣打取得的資本市場牌照在外資銀行之中份屬最多,有利捕捉業務機遇。
香港是中資企業走出去的第一站,也是外資進入內地的最後一站,故以稅前盈利計算,在GCNA地區之中,來自香港的貢獻「仍是主力」。
渣打集團的業績在最近一、兩年陷入低潮,經過大規模業務重組和策略調整之後,今年首季公布的業績有走出低谷跡象。GCNA地區首季錄得收入13.81億美元,核心稅前盈利逾5億美元,相比去年第四季同樣有改善。洪丕正表示,冀銀行收入從首季起能重拾升軌,若盈利上升,希望是由收入增長所帶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