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招商局港口財務總監呂勝洲(左)、董事總經理白景濤\大公報記者林靜文攝
【大公報訊】記者林靜文報道:全球三大航運聯盟於4月正式啟航,航線運力重新調配,令全球多個港口應接不暇,出現堵塞情況。招商局港口(00144)董事總經理白景濤於股東大會後表示,聯盟重組航線,令掛靠旗下港口的航線增加,其中寧波港和上海港增長最為明顯,深圳港表現較弱,惟利好整體貨量增長。他續說,未來會繼續增加內地控股港口比重,同時在非洲、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尋找收購機會。
今年首四個月,招商局港口集裝箱吞吐量同比增長9.1%至3236萬箱,當中內地港口增長11%,港澳地區碼頭增長24.4%,至於海外碼頭則錄得同比下跌。白景濤解釋,主要是由於Terminal Link出售廈門港資產所致,他有信心全年能完成1億標箱的目標。
對於被指早前收購汕頭港項目估值過高,白景濤指,公司對收購項目有一定的內部回報率條件,港口估值也有大約標準,認為目前內地港口行業收購不如過去競爭激烈,各公司發展更為理性。
招商局港口位於吉布提的DMP多哈雷多功能碼頭於上月底開港,該港年設計散雜貨吞吐能力為708萬噸,集裝箱吞吐能力20萬標箱。他表示,目前已有滾裝船在該港裝卸,有信心今年散貨吞吐量能達標。
白景濤指出,順應「一帶一路」倡議,未來會繼續圍繞「鞏固亞洲、完善非洲、拓展歐洲、突破美洲」發展,目前正重點在非洲和東南亞等發展較快的新興經濟體探討投資機會。
談及內地正推進國際鐵路貨運班列發展,有指會對港口業務造成影響,白景濤認為,一列火車的貨量僅數十標箱,唯一艘班輪動輒上萬標箱,相信影響不大,未來雙方更多是互補合作關係。